[实用新型]一种连续铸轧用导辊水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36933.5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许峰;左源;徐辉;陈建华;王雪云;王毓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B21B39/14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铸轧用导辊 水冷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铸轧用导辊水冷循环装置,包括空心辊,所述空心辊的两端分别设有右端轴头与左端轴头,所述右端轴头的内部设有进水管路与回水管路,右端轴头的右端连有双向旋转接头,所述的双向旋转接头上设有进水口与回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路的入口相连,所述的回水口与回水管路的出口相连,进水管路的出口与进水轴芯相连,所述的进水轴芯伸入在空心辊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精简水冷导辊结构,且使用报废冷轧辊改制而成,该材质制作的辊面硬度高,耐磨损,无需电镀铬,极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改进后辊面温度由原来的90~120℃降至40‑50℃,使铸轧板降温速度大大提高,板面温度由原来的130‑140℃降至75‑85℃。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铸轧用导辊水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铸轧机水冷导辊,材质一般为45#钢,且表面进行镀铬处理,以获得优质的耐磨表面,该种水冷导辊使用3~4个月左右表面镀铬层就会脱落,使得铸轧板面有色差印,需要车磨后外送镀铬,同时该材质的水冷导辊由于进回水口均在辊芯,由于水压差小导致冷却水长时间滞留在导辊内,使得辊面温度达到100-120℃,而铸轧板到该处的温度为190-220℃,由于导辊与铸轧板温差过小,导热效果差,使得铸轧板经过水冷导辊后温度仍然达到130-150℃,导致铸轧卷开卷粘连,严重影响铸轧板质量及铸轧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铸轧用导辊水冷循环装置。
一种连续铸轧用导辊水冷循环装置,包括空心辊,所述空心辊的两端分别设有右端轴头与左端轴头,所述右端轴头的内部设有进水管路与回水管路,右端轴头的右端连有双向旋转接头,所述的双向旋转接头上设有进水口与回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路的入口相连,所述的回水口与回水管路的出口相连,进水管路的出口与进水轴芯相连,所述的进水轴芯伸入在空心辊的内部。
优选的,双向旋转接头连接处的直径与左端轴头连接处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空心辊与右端轴头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优选的,空心辊与左端轴头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回水口位于双向旋转接头的侧壁上。
优选的,还包括螺旋管,所述的螺旋管位于空心辊的内部,螺旋管的管壁抵接在空心辊的内壁上,螺旋管的左端通过软管与进水辊芯相连,螺旋管的右端通过软管与回水管路的入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的材质为紫铜。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的管壁与空心辊的内壁之间附有导热硅胶。
有益效果:
本装置结构精简,可以采用报废的工作辊进行改制,通过对工作辊的表面进行车磨,即可制成具有水冷效果的连续铸轧导辊,以节约生产成本,改制后的导辊在导辊两端都车螺纹,铸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都可以进行安装,便于安装。
同时本装置的结构精简,布局合理,易于实现,克服冷却水不流通的缺陷,增大了冷却效率,保证铸轧板面质量,降低了粘黏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该装置的辊面硬度高,耐磨损,无需电镀铬,极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改进后辊面温度由原来的90~120℃降至40-50℃,使铸轧板降温速度大大提高,板面温度由原来的130-140℃降至75-85℃。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连续铸轧用导辊水冷循环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连续铸轧用导辊水冷循环装置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螺旋管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69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厨垃圾挤压除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