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39645.5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8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章明;张岩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弦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7/00;H05K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三贤和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5 | 代理人: | 陈晶晶 |
地址: | 51812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结构,包括发射线圈模块和无线充驱动模块,所述发射线圈模块和无线充驱动模块通过低内阻高频输电线电连接,无线充驱动模块通过电源连接线与输入插头电连接。发射线圈模块与无线充驱动模块通过低内阻高频输电线实现分离布置,与手机接触的只有发射线圈模块,无线充电无线充驱动模块的热量不会传导到手机上,可以保证被充电的手机或终端温升最低,充电效果最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从利用干电池供电,到目前普遍使用的锂电池有线供电,以及无线充电和太阳能供电。其中,无线充电已经普遍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用于解决手机充电数据线没有携带就无法充电的困扰。
无线充电,又称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经常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
如图1所示,为市场上常见的一种无线充电结构,用于给手机等接收端充电的发射线圈模块直接连接无线充驱动模块,由于无线充驱动模块在为发射线圈模块提供电源的时候,会产生热量,手机直接近距离接触无线充驱动模块,会将热量传导到手机上,造成手机温度升高,直接影响手机充电速度和客户体验。
如图2所示,为市场上另一种常见的无线充电结构,用于给手机等接收端充电的发射线圈模块作为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射盘,通过低内阻高频输电线电连接无线充驱动模块,无线充驱动模块为USB插头的形态,直接与供电端连接。这种此种方式,无线充驱动模块与USB插头连在一起导致该部位体积偏大,这种充电结构只能与USB接口连接,无法使用其他接口进行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保证待充电产品温升最低、充电效果好的无线充电结构。
一种无线充电结构,包括发射线圈模块和无线充驱动模块,所述发射线圈模块和无线充驱动模块通过低内阻高频输电线电连接,无线充驱动模块通过电源连接线与输入插头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射线圈模块与无线充驱动模块通过低内阻高频输电线实现分离布置,与手机接触的只有发射线圈模块,无线充电无线充驱动模块的热量不会传导到手机上,可以保证被充电的手机或终端温升最低,充电效果最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线充驱动模块与电源连接线为可拆卸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电插头可以灵活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插头为USBA插头、TYPEC插头或DC圆插头的其中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无线充电器可以灵活地使用多种接口进行充电,提高无线充电器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射线圈模块连接有发射外壳,发射线圈模块设置于发射外壳内,发射外壳对应发射线圈模块与低内阻高频输电线电连接的位置设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形状大小与低内阻高频输电线的径向方向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发射外壳和低内阻高频输电线良好接触,二者之间不会形成相互摩擦,保护低内阻高频输电线,提高低内阻高频输电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射外壳的底部设有若干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整个发射外壳与桌面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利于散热,进一步保证被充电的手机或终端温升最低,充电效果最好。
附图说明
图1 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弦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弦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9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削抛光机的新型磨削抛光数控浮动系统
- 下一篇:转位式钻杆自动加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