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咽拭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0145.3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8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徐艺文;伍梦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咽拭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咽拭子装置,包括取样管、防护罩;所述取样管与防护罩可拆卸连接相通;所述取样管的腔体内设有拭子杆,所述拭子杆一端与取样管的底部中心固连,另一端固连有拭子头,取样管的管壁为折叠壁。本实用新型防止了在采集样本过程中与患者直接接触导致感染的情况,同时也防止了因患者在采集过程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途径将病毒飞溅至周围环境中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咽拭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呼吸和食物都要通过咽部,因此在咽部中会有形形色色的细菌寄生。如卡它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杆菌等,另外还有厌氧菌,如消化球菌、拟杆菌及类酵母菌的存在。
由于流感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咽部又是病毒聚集较多的地方。所以在就诊过程中医生经常会用咽拭子将咽峡部的液体取出以进行化验诊断,采集标本过程中,医护人员将拭子插入患者的鼻腔或者口腔,将拭子的柔软端在咽部刮蹭后置于采集管中,将采集管外部的咽拭子手柄折断,然后将采集管密封,获得标本。
医护人员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碰触患者的口唇或口鼻腔粘膜,容易发生接触性传播;采集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病毒飞溅至空气中导致医护人员被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咽拭子装置,防止了在采集样本过程中与患者直接接触导致感染的情况,同时也防止了因患者在采集过程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途径将病毒飞溅至周围环境中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一种咽拭子装置,包括取样管、防护罩;所述取样管与防护罩可拆卸连接相通;所述取样管的腔体内设有拭子杆,所述拭子杆一端与取样管的底部中心固连,另一端固连有拭子头,取样管的管壁为折叠壁。
优选的,所述取样管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取样管可拆卸连接,取样管的顶部外侧壁设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包括接头、防护罩本体;所述防护罩本体上设有开口,所述接头设置在防护罩本体的开口处,所述接头呈管状,所述接头的外侧壁与防护罩本体固连,接头的内侧壁设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取样管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取样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取样管、防护罩为透明材料。
优选的,所述取样管展开时的最大长度大于拭子杆与拭子头长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本体敞开轮廓与人体面部轮廓适配。
相比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防止了在采集样本过程中与患者直接接触导致感染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防止了因患者在采集过程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途径将病毒飞溅至周围环境中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取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取样管、101-顶盖、102-拭子头、103-拭子杆、104-管壁、2-防护罩、201-接头、202-防护罩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0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内增高鞋垫
- 下一篇:一种具有排气结构的爆炸焊接用新型支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