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赤潮毒素食物链累积与传递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0289.9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8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轶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潮 毒素 食物链 累积 传递 模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潮毒素食物链累积与传递模拟装置,包括主水槽、底槽过滤系统、水体变温设备及第一管路系统,所述主水槽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整流盒和水位隔板,所述底槽过滤系统用以对主水槽排出的水进行过滤,所述水体变温设备用以对主水槽排出的水进行变温。本实用新型通过构建自然海区环境因子和营养级生物系统,模拟赤潮毒素在环境因子作用下沿初级生长者到各级消费者累积与传递过程,探明赤潮毒素的食物链累积与传递特征及其机理,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海产品消费安全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潮毒素食物链累积与传递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赤潮通常指一些海洋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水体中过度繁殖或聚集而令海水变色的现象,习惯上往往将海水中藻类达到一定密度后的生态现象称为赤潮。赤潮是海洋中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现象,然而,进入20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导致赤潮发生的原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赤潮已从海洋生态系统一种自我调整的正常自然现象,演变为在人类活动干扰下、频繁发生的异常生态灾害。我国近海多次或大面积引发赤潮的多发性赤潮生物主要包括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和硅藻门4大门类。
赤潮毒素一般由海洋中的有毒赤潮藻产生,因常被贝类滤食毒素富集在贝类体内,人类食用贝类后引发中毒而得名。根据人类中毒症状,分为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西加鱼毒(雪卡毒素)。根据化学结构及其溶解性,又可分为水溶性贝类毒素:石房蛤毒素和软骨藻酸;脂溶性贝类毒素:原多甲藻酸、短裸甲藻毒素、环亚胺、大田软海绵酸、蛤毒素和虾夷扇贝毒素;其它毒素还有溶血性毒素、西加鱼毒、海葵毒素等。麻痹性贝毒在我国的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呈逐年加剧趋势,主要产毒藻为亚历山大藻和裸甲藻等;记忆缺失性贝毒我国近海有检出但未发现超标,对应的产毒藻是拟菱形藻;脂溶性贝毒在我国近海常年可检出,虾夷扇贝毒素和鳍藻毒素偶有超标,产毒微藻为鳍藻、原甲藻及网状原甲藻等;雪卡毒素在我国南部珊瑚礁海区污染比较严重,由底栖甲藻冈比亚藻产生,不过由于需要潜水采样及毒素标准物质的匮乏,了解较少。
贝类和鱼类及其生活的海域沾染赤潮毒素是我国和世界上沿海国家常见的水产品安全问题。近几十年来,我国近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有害藻赤潮问题相当突出,与之相关的海产品食用安全问题愈发严峻。然而,我们对赤潮毒素发生机理、迁移规律及风险预警方面认识仍不够,缺乏对毒素溯源和产毒机制的深入研究,未能建立毒素与产毒生物之间、毒素与环境因子之间、毒素与营养级各级生物之间的系统关联。随着新的赤潮毒素成分和产毒生物的不断发现,亟需实用新型一套通用的室内模拟装置构建自然海区环境因子和营养级,探明赤潮毒素的食物链累积与传递特征及其机理,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海产品消费安全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赤潮毒素食物链累积与传递模拟装置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赤潮毒素食物链累积与传递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水槽,所述主水槽上设置灯具,主水槽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整流盒和水位隔板;
底槽过滤系统,所述底槽过滤系统用以对主水槽排出的水进行过滤;
水体变温设备,所述水体变温设备用以对主水槽排出的水进行变温;以及
第一管路系统,所述第一管路系统用以将主水槽溢出水位隔板的水输送至底槽过滤系统和水体变温设备分别进行过滤和变温,再将经过过滤和变温的水输送至整流盒。
所述的一种赤潮毒素食物链累积与传递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路系统,所述第二管路系统用以将主水槽溢出水位隔板的水输送至整流盒。
所述的一种赤潮毒素食物链累积与传递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系统包括配合安装于整流盒与主水槽后端之间的第五循环水管、与第五循环水管配合安装的第二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管上配合安装第二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师范大学,未经南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0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挖钻成孔钢筋网吊装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境监测用土质分析用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