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型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3358.1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5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牟正平;杨欣;宋月花;鲁美峰;周航;侯小永;颜宇军;冯亚婷;田飞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恒兴市政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师玮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预制 装配式 工作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型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支护结构,属于顶管施工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支护结构制作方式不便,耗资很大,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支护结构包括冠梁和钢结构支护组件;顶管工作井包括第一井段和第二井段,冠梁沿第一井段的井壁周向设置,钢结构支护组件沿第二井段的井壁周向设置;钢结构支护组件包括N个钢结构支护圈,相邻钢结构支护圈沿轴向分别依次对应固定于多个开挖段内,钢结构支护圈的外壁与开挖段的井壁贴合;与冠梁紧邻的钢结构支护圈为第一钢结构支护圈,冠梁的壁厚大于第一钢结构支护圈的壁厚,第一钢结构支护圈的顶面与冠梁的底面固定。本实用新型用于顶管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型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城市地下各类市政基础配套管线、其他构筑物设施的建设规模、种类均不同程度地增多,导致城市地下空间紧张,同时考虑城市交通疏导等原因,后期新建的其他市政基础配套管线施工空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故不开槽施工已成为各类管线施工的首选方式,如顶管施工。
顶管施工属于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施工就是在工作井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井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井之间。
在顶管施工中,顶管时安装千斤顶及下管顶进操作的地方叫做工作井,工作井是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由于施工场地及其他障碍物的限制,工作井均需要采取安全、可靠的支护形式,保证顶管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顶管施工的工作井支护结构常用的有钢筋混凝土护壁,其制作方式为:在开挖的工作井内,现场绑扎钢筋,支模版浇筑混凝土,由于该方式工序复杂、施工工期较长,故会对施工路段交通造成较大影响,而且污染周边环境,进而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由此可见,该顶管工作井支护结构的制作方式极其不方便,而且基于该制作方式制作的工作井耗资很大,费时费力,基本上为一次性,拆除后不能重复利用,浪费资源,且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的投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顶管工作井支护结构制作方式不便,耗资很大,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型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支护结构,包括冠梁和钢结构支护组件;顶管工作井包括第一井段和第二井段,第一井段的尺寸大于第二井段的尺寸,所述冠梁沿第一井段的井壁周向设置,所述钢结构支护组件沿第二井段的井壁周向设置,开挖第一井段完成冠梁安装后再开挖第二井段;所述钢结构支护组件包括N个钢结构支护圈,相邻所述钢结构支护圈沿轴向依次固定,所述第二井段根据开挖顺序分N次开挖,使得第二井段形成N个开挖段,N个所述钢结构支护圈分别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开挖段内,所述钢结构支护圈的外壁与所述开挖段的井壁贴合,上一个钢结构支护圈设置完之后开挖下一个开挖段;与所述冠梁紧邻的钢结构支护圈为第一钢结构支护圈,所述冠梁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钢结构支护圈的壁厚,所述第一钢结构支护圈的顶面与所述冠梁的底面固定;其中,N≥1且为自然数。
可选的,所述冠梁的外壁向土侧延伸,以防工作井顶部边缘坍塌。
可选的,所述冠梁的壁厚大于3~5倍的第一钢结构支护圈的壁厚。
可选的,组合型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支护结构还包括:操作洞口支护圈,顶管工作井还包括第三井段,操作洞口支护圈沿第三井段的井壁周向设置,所述操作洞口支护圈的周壁开设有操作洞口;所述操作洞口支护圈为钢结构支护件或混凝土支护件。
可选的,所述钢结构支护件的壁厚与钢结构支护圈的壁厚一致。
可选的,所述冠梁的内壁、所述钢结构支护组件、所述钢结构支护件的内壁构成同一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恒兴市政工程公司,未经西安市恒兴市政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3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质包装箱生产线用废屑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倾斜钢柱临时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