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4023.1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7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恩泽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9/08 | 分类号: | E01C9/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5 | 代理人: | 毕勇 |
地址: | 31805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稳定性 折叠式 轮椅 | ||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包括轮椅板,所述轮椅板通过左通行板与右通行板组成,左通行板右边与右通行板左边之间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铰接装置相铰接;所述左通行板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左折叠板组成;所述右通行板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右折叠板组成;所述左折叠板之间、右折叠板之间皆通过折叠装置相铰接;所述折叠装置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支撑装置;位于最前侧的左折叠板、位于最前侧的右折叠板皆设有一搭板。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能够有效保证轮椅梯使用时的强度,从而保证轮椅通过轮椅梯时的稳定性,实现高稳定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梯,特别是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
背景技术
轮椅梯是一种便于轮椅通过台阶的装置,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台阶侧边都设置有平滑的斜面以供轮椅通行,因此一旦遭遇这种情况,只能将轮椅使用者背过台阶,再将轮椅单独搬过台阶,或者是直接抬起轮椅,将安坐在轮椅上的轮椅使用者一起抬过台阶,而这种通过台阶的方式极为麻烦,且极为消耗人力,并非一人便能够做到,而轮椅梯的存在能够在台阶侧边快速人造一个平滑的斜面,轮椅便可通过轮椅梯快速通过台阶,但传统轮椅梯只是简单的板状结构,一端搭在高处,另一端支撑在地面,轮椅梯的稳定性仅仅是依靠自身的两端来保证,导致轮椅通行至轮椅梯中部位置不具备足够的强度,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当轮椅通行至轮椅梯中部位置时极易出现轮椅梯不稳的情况,在轮椅通行过程中若是轮椅梯出现晃动,极易出现意外,严重时,甚至会在通行至轮椅梯中部位置时轮椅梯出现下塌的情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它能够有效保证轮椅梯使用时的强度,从而保证轮椅通过轮椅梯时的稳定性,实现高稳定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包括轮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板通过左通行板与右通行板组成,左通行板右边与右通行板左边之间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铰接装置相铰接;所述左通行板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左折叠板组成;所述右通行板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右折叠板组成;所述左折叠板之间、右折叠板之间皆通过折叠装置相铰接;所述折叠装置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支撑装置;位于最前侧的左折叠板、位于最前侧的右折叠板皆设有一搭板。
所述折叠装置包括设于后侧左折叠板前端下表面左右两边以及设于后侧右折叠板前端下表面左右两边的后铰接板;所述前侧左折叠板后端下表面左右两边、前侧右折叠板后端下表面左右两边的前铰接板单元;所述前铰接板单元通过两个前铰接板组成;所述前铰接板之间具有一铰接间隙,后铰接板前端穿入铰接间隙内,前铰接板与后铰接板前端之间通过铰接轴相铰接。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呈U型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其左右两侧的调节杆,调节杆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端部通过外螺纹螺接有一支撑臂,支撑臂端部与铰接轴相连接;所述调节杆上螺接有若干调节螺母;所述前侧左折叠板下表面左右两边、前侧右折叠板下表面左右两边皆设有互为对称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铰接有一限位杆,左右两侧限位杆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左右两侧限位杆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右两侧调节杆外端之间的距离,左右两侧限位杆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右两侧调节螺母外端之间的距离,限位杆卡于调节螺母上端面上;所述限位杆、调节杆、支撑臂以及左折叠板之间与限位杆、调节杆、支撑臂以及右折叠板之间皆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左折叠板与右折叠板上皆设有若干与支撑架位置相对应的螺接座;所述螺接座上螺接有一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的螺身外套有一磁铁环,磁铁环内径大于限位螺丝螺身的外径,磁铁环内径小于限位螺丝头部的外径,磁铁环可通过自身内孔顺着限位螺丝的螺身进行移动;所述支撑架采用能够与磁铁环相吸的金属材料。
所述调节杆外套有若干与调节螺母相邻分布的防磨套,防磨套内径大于调节杆直径,调节螺母位于与其相邻的防磨套下方;左右两侧防磨套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右两侧调节螺母外端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恩泽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恩泽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4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