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极性共地桥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4103.7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5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鹏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联***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无极性共地桥电路,其包括与外接设备相连的无极性总线接口、与本地设备相连的本地接口以及连接在所述无极性总线接口和本地接口之间的整流桥电路,所述整流桥电路连接设置有抗电流波动的通道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无极性共地桥电路,可有效解决本地通讯系统与外接设备的共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配接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极性共地桥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一些应用场合中,可能会碰到一个设备与其他外接供电系统配接的需求,在不共地的不同设备连接时,有时会有地电位差,造成通讯误码。
在有极性的系统中,现有技术一般是将低电位一端强制共地,而在无极性的系统中,一般采用整流桥做连接(如图1所示),这样的设计,当外接设备与本设备的地有电位差时,会导致L1和L2上有电流波动,从而影响通讯的稳定性,严重的时候会损坏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极性共地桥电路,可有效解决本地通讯系统与外接设备的共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极性共地桥电路,其包括与外接设备相连的无极性总线接口、与本地设备相连的本地接口以及连接在所述无极性总线接口和本地接口之间的整流桥电路,所述整流桥电路连接设置有抗电流波动的通道电路。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整流桥电路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并接地。
所述通道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2,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2 的漏极之间通过电阻R1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之间通过电阻 R2相连。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D1二端的电位差大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间的导通门限。
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D2二端的电位差大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源极间的导通门限。
所述整流桥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 的正极之间通过所述电阻R1相连,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之间通过所述电阻R2相连。
所述无极性总线接口包括触点L1和触点L2,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触点L1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触点L2相连。
所述本地接口包括电压正极触点L3和接地触点L4,所述二极管D3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4 负极连接点与所述电压正极触点L3相连,所述接地触点L4与所述二极管D2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1正极连接点相连。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无极性共地桥电路在设置在与外接设备相连的无极性总线接口和与本地设备相连的本地接口之间的整流桥电路电路内设置抗电流波动的通道电路,为地电位差引起的电流波动提供通道,使总线基本不受地电位差引起的电流波动影响,有效解决了本地通讯系统与外接设备的共地问题,保障通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共地桥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无极性共地桥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鹏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鹏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4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骨器用张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科用检查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