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检定装置及检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5765.6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霞;崔旭;支立宁;刘欢;常寿兵;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森测控技术(河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杨玉廷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检定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量检定装置及检定系统,储液箱、稳流器、流量调节阀、称重电子秤,还包括回水堰、第一截止阀及换向器;储液箱、稳流器、流量调节阀、第一截止阀依次设置,第一截止阀的输出端并行连接回水堰及弧形管,回水堰的两端与弧形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回水堰及弧形管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换向器的输入端,回水堰设置为由上向下倾斜的倾斜结构;换向器的输出端设置并行的两路,分别连接至储液箱的输入端以及称重电子秤的称重容器内;换向器上设置换向阀,换向阀用于切换换向器两路输出。本申请通过控制第一截止阀工作在间断启停或者常启状态可以使本装置兼具静态启停以及静态质量两种流量计的流量检定方法,提高了检测方法的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流量检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检定装置及检定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科氏质量流量计中,流量检定装置用于检测质量流量计的误差和重复性。在现有技术中质量法流量测量一般采用静态启停法和静态质量法两种,二者主要区别为:静态质量法采用换向器进行介质切换,对介质状态影响较小;静态启停法采用阀门切换,对介质状态影响较大,不利于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静态质量法测量不确定度小于静态启停法,但静态质量法对于高流量、高粘度状态下的介质,不易达到较高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流量检定装置及检定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量检定装置,包括:储液箱、稳流器、流量调节阀、称重电子秤,还包括回水堰、第一截止阀及换向器;所述储液箱的输出端连接至稳流器的输入端,稳流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待测流量计的输入端,待测流量计的输出端连接至流量调节阀的输入端,流量调节阀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截止阀的输入端,第一截止阀的输出端并行连接回水堰及弧形管,所述回水堰的两端与弧形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所述回水堰及弧形管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换向器的输入端,所述回水堰设置为由上向下倾斜的倾斜结构;所述换向器的输出端设置并行的两路,分别连接至储液箱的输入端以及称重电子秤的称重容器内;所述换向器上设置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用于切换换向器的两路输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水堰靠近换向器一端的倾斜角的角度设为3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循环泵组,所述循环泵组设置在储液箱与稳流器之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称重容器上连接有排液阀,所述排液阀的输入端与称重容器连通,排液阀的输出端连接至储液箱的输入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待测流量计与稳流器之间设有第二截止阀。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量检定系统,包括基于LabView虚拟控制的仪器自动检定系统,检定系统分别与称重电子秤以及待测流量计信号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量计的流量检定装置及检定系统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截止阀的控制以及换向器的设计可以使本装置兼具静态启停以及静态质量两种流量计的流量检定方法。通过控制第一截止阀的启停,使得循环流体介质间断地经过换向器后再进入称重电子秤的称重容器内从而进行静态启停法的流量检定。当第一截止阀处于常开状态时,通过换向阀将换向器切换至输出端连接至称重电子秤的称重容器内时,从而进行静态质量法的流量检定,进而使得本装置兼具静态启停以及静态质量两种方法进行流量检定工作,将两种检定方法的装置基于一套装置中减小了设备的占用空间、降低了检定成本,同时提高了检测方法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静态启停法测量时标注介质流向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静态质量法测量时标注介质流向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森测控技术(河北)有限公司,未经沃森测控技术(河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5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