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式车辆负重轮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5969.X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纯;逯呈承;庞煜;黄国良;杜少军;方大国;刘福超;张明;冯文月;李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32 | 分类号: | B62D55/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车辆 负重 拆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履带式车辆负重轮拆卸装置,包括顶杆、支座和销轴。顶杆的上端安装孔用于通过销轴与平衡肘下部的负重轮轴减重孔连接,下端安装孔用于通过另一根销轴与支座连接;支座的上部加工有两个相对的支撑孔,用于通过销轴将顶杆和支座连接在一起;支座的下部为门框结构,门框两侧的支脚分别位于两个履带端联器之间的空隙内,门框中间的空间用于容纳履带端联器;一根销轴插入顶杆的上端安装孔和负重轮轴减重孔,另一根销轴插入顶杆的下端安装孔和支座的两个支撑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拆卸装置能够带动平衡肘后端的负重轮升高到超过履带诱导齿的位置,进行负重轮、平衡肘或扭力轴的快速、安全拆卸,方便行动部分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履带式车辆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车辆负重轮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式车辆一般装有8~14个负重轮,在使用中经常需要对损坏的负重轮、平衡肘和扭力轴等零部件进行更换,这些情况包括:
1)负重轮损坏时需要对损坏的负重轮进行更换;
2)负重轮轮毂以及内部轴承等零部件损坏时需要拆卸负重轮;
3)平衡肘损坏时需要先拆下负重轮,然后再拆下损坏的平衡肘;
4)扭力轴损坏时需要先拆下负重轮,然后再拆下损坏的扭力轴;
5)滚针轴承等平衡肘的支撑件损坏时需要先拆下负重轮、扭力轴和平衡肘,然后再拆下损坏的滚针轴承等平衡肘的支撑件。
目前,现役履带式车辆负重轮的拆卸手段落后,主要包括两种手段:整车吊装拆卸法和千斤顶拆卸法。整车吊装拆卸法一般用在大修车间,先在主动轮处断开履带,然后将整车吊装起来后将车体前后部分别支撑在两个支架上,使下支履带落在地面上,负重轮与履带脱离接触处于悬空状态,然后进行更换;千斤顶拆卸法一般用于在野外或没有大吨位吊车的情况下,操作时使用千斤顶顶起平衡肘,使负重轮与履带脱离接触然后再拆下负重轮,操作中千斤顶需要跟随平衡肘旋转,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无论是采用整车吊装拆卸法,还是千斤顶拆卸法,负重轮拆卸所需要的时间都很长,维修效率低,亟需开发一种高效率的负重轮拆卸装置,以提高履带式车辆行动系统维修效率,杜绝维修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履带式车辆负重轮拆卸装置,以解决如何提高履带式车辆行动系统维修效率,杜绝维修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履带式车辆负重轮拆卸装置,该装置包括顶杆、支座和销轴;其中,顶杆的两端分别加工有安装孔,上端安装孔用于通过销轴与平衡肘下部的负重轮轴减重孔连接,下端安装孔用于通过另一根销轴与支座连接;支座的上部加工有两个相对的支撑孔,用于通过销轴将顶杆和支座连接在一起;支座的下部为门框结构,门框两侧的支脚分别位于两个履带端联器之间的空隙内,门框中间的空间用于容纳履带端联器;销轴共两根,其中一根销轴插入顶杆的上端安装孔和负重轮轴减重孔,另一根销轴插入顶杆的下端安装孔和支座的两个支撑孔。
进一步地,顶杆和/或销轴采用中碳合金钢制造。
进一步地,热处理硬度为HRC40~45。
进一步地,支座的两个支脚的外侧加工有倒角。
进一步地,顶杆、支座和销轴均采用微纳米渗锌处理。
进一步地,顶杆、支座和销轴的表面渗锌层厚度为0.06~0.09mm。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5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局部阳极氧化快速保护工装
- 下一篇:柑橘类水果标签激光标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