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层绞式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6784.0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9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丰茂磊;富秋豪;杨志文;程磊;施华英;魏博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电力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4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23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绞式 光纤 复合 架空 地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绞式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包括中心加强件、内层绞线层、外层绞线层、第一纤膏填充体以及第二纤膏填充体。内层绞线层由第一电传输线和至少四条信号传输组线构成,均围绕中心加强件的外围进行绞合。而外层绞线层包括有多条第二电传输线,且均围绕内层绞线层的外围进行绞合。第一纤膏填充体、第二纤膏填充体分部填充于中心加强件和内层绞线层之间、内层绞线层和外层绞线层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抗拉能力及其信号传输能力,以使其适合于长距离、大容量、多带宽输电通信线路的架设;另外,还有效地避免了水分侵入到信号传输组线内,进而确保了其进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层绞式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损耗小、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等优势,已成为电网信息通信骨干网的支柱技术。而作为光纤通信技术的载体,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等电力特种光缆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多采用PBT松套管作为通信单元。当受到雷击或通过较大电流时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不可避免地出产生大量的热量。加之PBT松套管为塑料材质,其具有较低的熔点,且热膨胀系数大,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极易发生受热形变,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自身的抗拉能力。另外,PBT松套管自身的防水能力较差,水极易透过PBT管,且在电流的作用下进行析氢电化学反应,从而降低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信号传输能力以及稳定性。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制造成型的层绞式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其具有较强的抗拉能力、防水能力以及传输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层绞式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其包括中心加强件、内层绞线层、外层绞线层、第一纤膏填充体以及第二纤膏填充体。内层绞线层由至少两条第一电传输线和至少四条信号传输组线构成,均围绕中心加强件的外围进行分布,且与中心加强件进行周向绞合。而外层绞线层包括有至少十二根第二电传输线,均围绕内层绞线层的外围进行分布,且与内层绞线层进行周向绞合。第一纤膏填充体填充于中心加强件和内层绞线层之间。第二纤膏填充体填充于内层绞线层和外层绞线层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中心加强件优选为LB20A铝包钢线,且其外径不小于φ3.3mm,节距控制在140mm以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电传输线优选为铝包钢丝,且其外径不小于φ3.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信号传输组线优选为不锈钢管光单元,其包括有不锈钢管、光纤以及油膏填充体构成。光纤穿设于不锈钢管内。油膏填充体充满光纤和不锈钢管之间的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光纤的初始余长优选控制在2-3‰,且其绞后余长控制在5‰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电传输线亦优选为LB20A铝包钢线,且其外径不小于φ3.3mm,节距控制在140mm以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电传输线和第二电传输线的线径优选采用正偏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外层绞线层还包括有至少一根温升导线。温升导线亦围绕内层绞线层的外围进行分布,且与内层绞线层进行周向绞合。温升导线由电阻线以及包裹其外围的绝缘套构成。
相较于传统的设计结构,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1)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采用层绞式结构,且增入有中心加强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抗拉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电力智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电力智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6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信号采集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切相调光输入信号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