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9330.9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3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孟天宇;袁树宝;刘俊;武东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中天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B21B33/00;B21B31/0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张云 |
地址: | 213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导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导轮装置,包括一个双轴电机以及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导轮,所述导轮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万向软轴,所述万向软轴分别连接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动力输出轴。双轴电机通过万向软轴驱动导轮逆向旋转,对即将卡在导轮上的钢坯起到推动作用,避免出现钢坯与导轮卡死的现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轧机轧辊的转速与导轮的转速相同,因此不会使钢坯在轧机中产生额外的堆拉与应力,降低了憋钢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产量指标,同时也使现场工人的安全得到更大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导轮装置。
背景技术
棒材是部分重大设备制造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也是钢铁行业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代表,因此国家对棒材的生产也特别重视。目前在轧钢厂中经常发生进入轧机的钢坯因卡死在导轮上导致的憋钢事故,钢坯由于弯曲或者在行进过程中方向不正直接卡在导轮上,致使钢坯无法正常咬入轧机,严重影响生产节奏、产量、工作效率和合格率等一系列指标,并且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棒材导卫装置容易发生钢坯与导轮卡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导轮装置,包括一个双轴电机以及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导轮,所述导轮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万向软轴,所述万向软轴分别连接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动力输出轴。
双轴电机通过万向软轴驱动导轮逆向旋转,对即将卡在导轮上的钢坯起到推动作用,避免出现钢坯与导轮卡死的现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轧机轧辊的转速与导轮的转速相同,因此不会使钢坯在轧机中产生额外的堆拉与应力,降低了憋钢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产量指标,同时也使现场工人的安全得到更大保障。
进一步的,所述导轮轴向设有安装转轴的通孔,所述通孔孔壁设有多个呈对称布置的卡槽,所述转轴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对应并卡接的凸块。通过卡槽与凸块卡接,实现转轴与导轮的安装固定,转轴对导轮传输动力时不会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呈偏心布置。如此设置,导轮在旋转时,导轮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当导轮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时,导轮与钢坯连接,从而对钢坯提供动力,使钢坯更加顺利的进入轧机。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软轴外壁包裹有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具有耐高温和防水的功能,使万向软轴得到有效的保护,延长了万向软轴的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新型导轮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下两端设有连接所述转轴的轴承,所述转轴安装所述轴承的部位设有多个均布的出油孔,所述转轴下端设有连通所述出油孔的进油孔。轴承的安装,减小了转轴旋转的阻力,使转轴旋转更加顺畅,出油孔和进油孔的设置,对轴承供油,保持轴承润滑,从而延长轴承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示意图;
图2是转轴的俯视图;
图3是转轴的俯视图;
图4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轴的剖视图;
图中:1、导轮;2、转轴;3、万向软轴;4、双轴电机;5、金属软管;6、支架;7、轴承;11、通孔;12、卡槽;21、凸块;22、出油孔;23、进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中天特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中天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9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