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油压榨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9661.2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纯;李梅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禾嘉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93 | 分类号: | B08B9/093;B04B7/08;C11B1/06;B01D2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萌 |
地址: | 4245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油 压榨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油压榨分离装置,包括外壳、出水口、上盖和液压泵,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滚筒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挤压板,外壳一侧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上盖,且上盖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温结构,上盖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液压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分离机构实现了对压榨分离装置的优化,能够将压榨后的残渣进行过滤在分离,避免造成分离机堵塞,在滚筒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的过滤板能够对压榨后的产物进行初步过滤,避免较大的残渣进入滚筒,当进行分离时,滚筒高速旋转将茶油与残渣进行再次分离,从而使分离出的茶油较为纯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榨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油压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茶油生产中,需要将原料进行压榨与分离等工序,将原料中的油初步提取出来,由于茶油生产需求过大,原有的生产工序不能满足生产,为了将油从原料中快速提取出来,所以就会使用到专门的茶油压榨分离装置;
但是市面上现有的茶油压榨分离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大多是将压榨后的产物进行直接分离,较大的残渣没有去除,容易出现分离机堵塞,使分离机工作效率降低,所以现开发出一种茶油压榨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油压榨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分离机易被残渣堵塞,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油压榨分离装置,包括外壳、出水口、上盖和液压泵,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外壳内部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泵,且第二抽水泵的一侧设置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滚筒、过滤板、储油箱、出油口、输料口和抽油泵,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与外壳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外部设置有储油箱,且储油箱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油口,所述外壳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料口,所述储油箱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油泵,所述滚筒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挤压板,所述外壳一侧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上盖,且上盖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温结构,所述上盖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液压泵。
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花洒、输水管、第一抽水泵、抽水管和储水箱,所述花洒的顶端与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花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抽水泵,且第一抽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泵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的横截面积与抽水管的横截面积相同,所述第一抽水泵与储水箱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与滚筒处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滚筒的横截面积大于过滤板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升温结构包括保护壳、隔离网、吹风机和电热丝,所述保护壳的底端与上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底端设置有吹风机,所述保护壳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热丝。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横截面积大于隔离网的横截面积,所述吹风机与电热丝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茶油压榨分离装置不仅实现了对分离装置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同时实现了压榨分离装置内部的清洗和对压榨分离装置内部进行加温,防止因温度过低导致分离出的油出现凝固不易抽取;
(1)通过设置有分离机构实现了对压榨分离装置的优化,能够将压榨后的残渣进行过滤在分离,避免造成分离机堵塞,在滚筒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的过滤板能够对压榨后的产物进行初步过滤,避免较大的残渣进入滚筒,当进行分离时,滚筒高速旋转将茶油与残渣进行再次分离,从而使分离出的茶油较为纯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禾嘉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嘉禾嘉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9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