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隔音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50386.6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4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方空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06;F24F13/24;G10K11/16;E04B1/00;E04B1/82;E04H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隔音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隔音构造,包括墙壁组件、顶部组件、底部组件和坐具,还包括通风柱,通风柱内设有风机和风道,风道的进风口与底部组件连接,风道的出风口设于通风柱上端,底部组件和/或顶部组件设有与外界接通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在室内隔音构造内部增设通风柱,将风机和风道设于通风柱内,将风道的出风口设于通风柱上端,就可以使风道的出风口靠近坐着的使用者的身体,从而让使用者感受到风的流动,降低使用者长期使用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隔音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室内公共空间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处在公共空间中的人们在充分体验开放空间给人带来的视野开阔,室内更加通透明亮,人们之间更加易于沟通交流的益处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因为空间的越来越开放而产生,噪音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解决室内公共空间的噪音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
室内隔音构造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它提供了一个小型可密封的房间,可以隔绝内外噪音。由于其密封的特性,还需要配置通风系统。又由于其小型的特性,使用者在长期使用时,容易感到不适,此时如果可以让使用者明显感到通风效果,如进、出风口对准使用者,则可以缓解这种不适感。由于室内隔音构造隔音的性能要求和隔音构造墙壁组件的厚度受限,通风系统一般不适合设于墙壁组件,而是设置在离开使用者比较远的顶部组件和底部组件内的,以防止通风机自身的噪音对使用者的影响,当使用者在站立使用时,顶部的风口是易于感知的,此种不适感较弱,但当使用者以坐姿长时间使用时,由于使用者的身体远离风口,便难以感知风的流动,并且由于隔音的需求,通风系统也无法随意增加通风量使坐着的使用者也能感受到风的流动,因此,现有的室内隔音构造的通风系统对长时间坐着的用户的体验感不够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室内隔音构造,包括墙壁组件、顶部组件、底部组件和坐具,还包括通风柱,通风柱内设有风机和风道,风道的进风口与底部组件连接,风道的出风口设于通风柱上端,底部组件和/或顶部组件设有与外界接通的出风口和进风口。
在室内隔音构造内部增设通风柱,将风机和风道设于通风柱内,将风道的出风口设于通风柱上端,就可以使风道的出风口靠近坐着的使用者的身体,从而让使用者感受到风的流动,降低使用者长期使用的不适感。
并且,由于通风柱的体积和大小可以更灵活的设置,从而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风机的体积和风道的尺寸,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风机设置在顶部组件或底部组件的通风结构,更大的风道尺寸可以减小通风阻力,选用更大的风机可以在获得更大风流量的同时降低噪音。
进一步的,风机设于风道进风口处。
进一步的,通风柱贴墙壁组件设置。当室内隔音构造体积较小时,通风柱贴墙壁组件设置可以节省空间。
进一步的,通风柱设于底部组件中部。当室内隔音构造体积较大时,通风柱设于中间位置可以更好地使多位使用者感受到风的流动。
进一步的,通风柱上端还设有桌板。
当使用者采用坐姿时,往往会需要处理文件或使用电脑等,此时如果在室内隔音构造中单独设置桌具,桌具的支撑腿会占用一定的空间,抢占室内隔音构造本就狭小的空间,使空间更加局促。在通风柱上端设置桌板,使通风柱同时作为桌板的支撑腿,节省室内隔音构造的空间。
更进一步的,风道延伸至桌板内,风道的出风口设于桌板顶面、底面或侧面。
桌板在使用时本就需要延伸至坐具处,更靠近使用者,将风道的出风口设置在桌板上,可以让使用者更容易感受到风的流动。
进一步的,通风柱上还设有插座和电源开关。插座便于使用者为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备充电,电源开关则可以用于控制风机和灯光等电器的开关。
进一步的,通风柱上还设有电器控制器。电气控制器可以用于控制风机的风量、灯光的亮度、色温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方空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方空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0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阀、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
- 下一篇:一种网络融合通信智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