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农场的果苗培育用移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57708.X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3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孔勇;蒋玉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孔勇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6 | 分类号: | A01G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3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农场 培育 移植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农场的果苗培育用移植设备,包括有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转动安装在外筒体的内部,并可进行周向转动,内筒体的上、下端分别对应从外筒体的上、下端延伸出,内筒体和外筒体的底端均设有锥尖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内外筒体,以外筒体作为支撑,内筒体进行周向转动,将果苗连同其根系附近的土壤与周围的土壤分离,能够保持果苗根系附近的土壤的完整性,进而避免了因土壤松散使得果苗根系暴露在外而导致失去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了果苗的移植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苗培育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农场的果苗培育用移植设备。
背景技术
果苗即为果树的幼苗,一般为人工培育而成。在农场,一般采用人工育苗的方式对果苗进行培育,培育后的果苗往往需要从苗床移植到适宜其生长的土壤中,果苗连同其根系附近的土壤一并被移植,此过程通常依靠人工完成,即操作者手持铁锹等工具沿果苗的四周挖土,由于只能单独施力,需要谨慎操作,因此极易导致果苗根系的土壤松散,不易成团,使得挖出后的果苗根系暴露在外,易失去水分和养分,从而降低了果苗的移植成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农场的果苗培育用移植设备,采用内外筒体,以外筒体作为支撑,内筒体进行周向转动,将果苗连同其根系附近的土壤与周围的土壤分离,来保持果苗根系附近的土壤的完整性,进而来避免因土壤松散使得果苗根系暴露在外而导致失去水分和养分,以提高果苗的移植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农场的果苗培育用移植设备,包括有内筒体和外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转动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内部,并可进行周向转动,所述内筒体的上、下端分别对应从所述外筒体的上、下端延伸出,所述内筒体和外筒体的底端均设有锥尖部。
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农场的果苗培育用移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通过上轴承和下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内部,所述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外圈均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过盈配合,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内筒体的外壁过盈配合。
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农场的果苗培育用移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筒体的长度。
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农场的果苗培育用移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和外筒体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内外筒体,以外筒体作为支撑,内筒体进行周向转动,将果苗连同其根系附近的土壤与周围的土壤分离,能够保持果苗根系附近的土壤的完整性,进而避免了因土壤松散使得果苗根系暴露在外而导致失去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了果苗的移植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入土壤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土壤中移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一种适用于农场的果苗培育用移植设备,包括有内筒体1和外筒体2,内筒体1转动安装在外筒体1的内部,并可进行周向转动,内筒体1的上、下端分别对应从外筒体2的上、下端延伸出,内筒体1和外筒体2的底端均设有锥尖部3。
本实用新型中,内筒体1通过上轴承和下轴承4转动安装在外筒体2的内部,上轴承和下轴承4的外圈均与外筒体2的内壁过盈配合,上轴承和下轴承4的内圈均与内筒体1的外壁过盈配合。
内筒体1的长度大于外筒体2的长度。
内筒体1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手柄5,外筒体2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手柄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孔勇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孔勇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7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换器反相磁耦合电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钻激光加工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