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热失控参数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57787.4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6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贺元骅;谢松;陈现涛;孙强;王海斌;李想;安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64 | 分类号: | G01R31/364;G01R31/385;G01R31/389;G01K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失控 参数 记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热失控参数记录装置,包括工作台、加热装置、固定装置、摄像装置、热电偶、电阻测试仪、无纸记录仪和稳压电源,加热装置设置于工作台上,固定装置用于将软包电池固定在加热装置上,加热装置连接稳压电源,无纸记录仪连接热电偶,热电偶设置于软包电池上,电阻测试仪连接软包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摄像装置设置于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中软包电池放置稳固,加热装置使得软包电池受热均匀,使实验所得数据更加准确,同时本实用新型装置成本低、结构简单,相对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试验来说有效的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数据记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热失控参数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多的软包电池热失控实验当中,触发软包电池热失控的机理有许多,例如软包电池内短路热失控,化学反应导致的软包电池热失控,但在所有的软包电池热失控实验中,外部加热触发的软包电池热失控是软包电池实验中最主要的途径,由于加热装置的不稳固性以及尺寸大小不一,因此导致在每次软包电池热失控的实验当中将软包电池加热过程的操作都极为不便,过程较为繁琐,最为重要的是无法同时记录电池热失控时的实验参数,而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811169534.1的一项发明申请,通过将加热棒安装在聚热板底部上,再通过支架将聚热板固定住,并通过侧壁来防护,此申请虽能将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但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电池放置不稳固,加热环放置位置不当会使软包电池受热不均,同一电池与多个装置连接在一起使实验所得数据会受到影响。二、此装置成本高,并且结构复杂,相对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试验来说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软包电池试验装置不稳固不精准造成软包电池热失控参数和数据记录不准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热失控参数记录装置,解决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安装同时保障软包电池热失控参数记录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软包电池热失控参数记录装置,包括工作台、加热装置、固定装置、摄像装置、热电偶、电阻测试仪、无纸记录仪和稳压电源,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软包电池固定在所述加热装置上,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稳压电源,所述无纸记录仪连接所述热电偶,所述热电偶设置于软包电池上,所述电阻测试仪连接软包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所述摄像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软包电池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加热装置上,防止软包电池在热失控时发生移动。稳压电源用来连接加热装置,为加热装置供电。无纸记录仪连接热电偶,记录加热时的软包电池温度变化。电阻测试仪连接软包电池正负极,记录软包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的电压、电阻等参数。稳压电源为加热装置提供电压和恒定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台面四周设置有隔热防护板。通过隔热防护板,防止软包电池热失控中,产生的热量或者电池碎屑对实验人员的身体伤害,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防护板上设置有四个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稳压电源,所述第二接口用于所述无纸记录仪连接所述热电偶,所述第三接口用于所述电阻测试仪连接软包电池的正极,所述第四接口用于所述电阻测试仪连接软包电池的负极。在隔热防护板设置电线或数据的连接接口,使得连接线有序整齐列放,利于实验器件的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四个接口处均设置有绝缘材料。防止从接口处导热导电影响实验参数,同时也避免了实验人员误接触产生的安全性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采用铝制材料。铝制材料的工作台比较轻便,方便搬动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有隔热装置。减少了加热装置的热量散失,又增强了安全性防止烫伤,进而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7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钻激光加工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制保护开关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