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声器壳体连续冲压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58133.3 | 申请日: | 202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4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7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声器 壳体 连续 冲压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声器壳体连续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下端的定模部分结构;所述定模部分结构包括整体呈长方体结构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呈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成型用下模,在任意相邻两个成型用下模之间设置有取放料机构,且所述取放料结构具有抵接支撑在冲压工件两侧的取放料端并能够将冲压工件移动至下一成型用下模上;所述成型用下模包括落料下模、拉伸下模、预修边下模、压凸包下模、一次修边下模、二次修边下模、冲条孔下模、侧修边下模、冲孔及侧整形下模、冲小孔及加压字码下模、侧修R角下模、侧冲孔下模、整形下模;还包括动模部分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布局更加合理,能够节约空间,减少设备投入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声器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声器壳体连续冲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消音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消声器组成结构中包括消声器壳体。消声器壳体通常是由钣金件冲压成型得到。
消声器壳体通常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焊接而成,消声器壳体在制造中过程中依次包括落料、拉伸、预修边、压凸包、一次修边、二次修边、空步、冲条孔、侧修边、冲孔及侧整形、冲小孔及加压字码、侧修R角、侧冲孔、整形步骤。现有的操作是各个模具相互独立冲压工作,两相邻模具之间设置机械手衔接以完成取放料操作。这样的布局使得需要占用更大的厂房空间,相应的设备投入更大,加工成本更高。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布局更加合理,能够节约空间,减少设备投入的消声器壳体连续冲压成型模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布局更加合理,能够节约空间,减少设备投入的消声器壳体连续冲压成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声器壳体连续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下端的定模部分结构;所述定模部分结构包括整体呈长方体结构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呈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成型用下模,在任意相邻两个成型用下模之间设置有取放料机构,且所述取放料结构具有抵接支撑在冲压工件两侧的取放料端并能够将冲压工件移动至下一成型用下模上;其特点在于,所述成型用下模包括落料下模、拉伸下模、预修边下模、压凸包下模、一次修边下模、二次修边下模、冲条孔下模、侧修边下模、冲孔及侧整形下模、冲小孔及加压字码下模、侧修R角下模、侧冲孔下模和整形下模;还包括动模部分结构,所述动模部分结构包括上端的呈长条形结构的动模座板,在动模座板的下表面上且各自对应所述成型用下模设置有成型用上模;所述成型用上模包括落料上模、拉伸上模、预修边上模、压凸包上模、一次修边上模、二次修边上模、冲条孔上模、侧修边上模、冲孔及侧整形上模、冲小孔及加压字码上模、侧修R角上模、侧冲孔上模和整形上模。
其中,取放料机构可以采用现有的机械手完成取放料。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别的取放料机构。也可以设计为成对的气缸带动取料块抵接在冲压工件两侧,然后带动冲压工件竖向移动后,再前进至下一位置并放下。
这样,上述的消声器壳体连续冲压成型模具在工作时,能够连续的完成落料、拉伸、预修边、压凸包、一次修边、二次修边、冲条孔、侧修边、冲孔及侧整形、冲小孔及加压字码、侧修R角、侧冲孔和整形步骤,直接在同一个设备上完成加工制造消声器壳体的13个冲压加工步骤,设计布局更加合理,整个设备相对于各个步骤单独加工,能够更好地节约空间,以及还能够节约压力机设备,减少设备投入。连续冲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具体的,
作为优化,所述成型用下模还包括空步下模,所述空步下模对应的设置在二次修边下模和冲条孔下模之间;并且动模座板上的所述二次修边上模和冲条孔上模之间呈空置设置以形成让位空间,并使得定模部分结构和动模部分结构合模完成冲压成型时,空步下模能够对应的置入容纳在所述让位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8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农药运输防振防漏环保箱
- 下一篇:一种冲压级进模具的高精度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