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封装物品的桶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58228.5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4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凯;高浩富;申礼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智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B65F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封装 物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封装物品的桶型装置,包括用于装填物品的桶身和盖体,所述桶身与盖体之间设置有与桶身顶部边缘相扣装的上部壳体,盖体与上部壳体的侧壁相转动连接;所述上部壳体为与桶身相贯通的空心筒体且为双层壳体,上部壳体的筒壁顶端相对开设有内凹的按压口,上部壳体的筒壁环向的均布开设有竖直的安装槽,各安装槽顶部的壳体顶壁开设有插口,上部壳体的双层壳体内设置有与上部壳体滑动配合的击发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击发机构对物品袋进行调控,旨在提供一种可将装有物品的物品袋与桶身固定,并能自动封装打包物品袋口部的桶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封装打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封装物品的桶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零散物品,特别是垃圾等需要多次重复收纳和打包的物品,主要通过一个桶体内衬一个物品袋进行收纳和打包。待物品放入物品袋中之后,手动对物品袋进行打包,即完成一次操作。进行下一次使用时,用户再在桶体中衬入新的物品袋,进行新一次的使用。虽然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但操作繁琐、耗费时间且容易造成物品外露。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击发机构对带有张紧绳的物品袋进行调控。当物品袋满装后,触动击发机构,释放物品袋,实现打包功能。具有设计巧妙、机构简单、稳定性高、造价低廉等优点,实现了物品装袋后的自动打包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可将装有物品的物品袋与桶身固定,并能自动封装打包物品袋口部的桶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自动封装物品的桶型装置,包括用于装填物品的桶身和盖体,所述桶身与盖体之间设置有与桶身顶部边缘相扣装的上部壳体,盖体与上部壳体的侧壁相转动连接;所述上部壳体为与桶身相贯通的空心筒体且为双层壳体,上部壳体的筒壁顶端相对开设有内凹的按压口,上部壳体的筒壁环向的均布开设有竖直的安装槽,各安装槽顶部的壳体顶壁开设有为弯折状的插口,安装槽内插设有与上部壳体滑动配合的击发机构;
所述击发机构包括位于双层壳体内的按压架和传动架,以及插装在安装槽内的击发组块;所述按压架插设在按压口内且底部与传动架相固定,按压架的顶部与按压口相适配并设置有与按压口底部边缘相扣接的扣合部;所述传动架对应上部壳体的四角设置有插入击发组块底部的传动板,传动板上横向的设置有穿孔;
所述击发组块包括组块外壳、滑动块、第一铁销、第二铁销、弹簧和垫片,组块外壳具有与安装槽相配合的柱状插装部,组块外壳内开设与插口配合的装填槽,装填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垫片固定于组块外壳底部;所述组块外壳的侧壁内端开设有竖直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组块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顶侧的外壳顶壁,外壳顶壁与滑槽顶端之间具有通向装填槽的拆卸通道;所述第一铁销和第二铁销分别装配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且第一铁销与外壳顶壁相抵,第一铁销和第二铁销均为U型,第一铁销和第二铁销的底部均穿设在传动板的穿孔上,第一铁销、第二铁销和传动板同步与垫片之间相对移动;所述第二铁销的顶端具有勾住滑动块顶面的弯钩;所述弹簧夹设在滑动块与垫片之间;
各击发组块内均装配有与装填槽滑动配合并窄于拆卸通道的卡托;所述卡托夹设于外壳顶壁与滑动块之间,卡托上开设有穿绳孔,各卡托之间共同固定设置有物品袋;所述物品袋的顶端设置有收紧物品袋口部的张紧绳,且张紧绳穿设于各穿绳孔中。
进一步的,位于按压口两侧的上部壳体的侧壁中部相分割,分割端两侧的壳体端部内壁均设置有具有螺栓孔的固定板;所述传动架共设置有两个,均分别设置在按压口所在一侧的双层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壳体由四个具有双层壳体且与组块外壳一体成型的弯折型壳体,以及在相邻的上部壳体之间相插接固定的插接板构成,上部壳体的底部和两侧均具有开口,插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传动架和按压架均设置有两个,传动架为U型相对的插设于上部壳体之间,按压架分别固定于传动架之间,所述按压架的中部对应定位孔设置有竖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智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智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82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