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头内陷矫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58344.7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2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龙萍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头 内陷 矫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头内陷矫正装置,包括筒体、可于所述筒体内来回动作的活塞部件及弹性结构的盘体;所述盘体与所述筒体密封配合,且该盘体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筒体内部形成负压,此时负压可以将内陷的乳头向外吸出,通过长时间的负压吸附使得乳头突出于乳房,该方式对乳头内部的神经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头内陷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乳头内陷,即女性乳头不突出于乳晕的表面,甚至凹陷沉没于皮面,局部如同火山口状的现象;乳头凹陷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退缩,用手可挤出乳头,或负压吮吸使乳头突出于体表。重者表现为完全淹没于乳晕表面,无法被挤出,常呈反向生长,女性乳头内陷的发生率为1~2%,这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
乳头深陷于乳晕中,不仅外观不雅,而且会使婴儿难以吸吮乳汁困难,给患者带来生活上不便及心理的压抑,而且先天性乳头内陷是导致乳腺疾病的重要原因;目前在治疗女性乳头内陷的时候,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会破坏女性乳头原有的乳管,因此对于需要后期进行哺乳的女性,其会造成患者后期无法正常进行哺乳,对患者后续生活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压治疗的乳头内陷矫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乳头内陷矫正装置,包括筒体、可于所述筒体内来回动作的活塞部件及弹性结构的盘体;所述盘体与所述筒体密封配合,且该盘体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塞部件在筒体内进行动作,进而筒体内部形成负压,此时负压可以将内陷的乳头向外吸出,通过长时间的负压吸附使得乳头突出于乳房,该方式对乳头内部的神经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好,并且还保障女性的身体健康;同时采用盘体和筒体相连的方式,弹性结构的盘体与乳房的皮肤相接触的时候,一方面接触面积大,对乳房造成的压迫小,因此患者在接收治疗的时候,患者乳房的舒适度高;并且由于采用了盘体结构,盘体与乳房之间接触面大,因此筒体下部的密封性好,其负压治疗的效果好;在对患者进行负压治疗的时候,其不会对患者的乳管造成伤害,尤其在需要对年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能够保障患者在治疗好之后的生活正常;而且由于是采用筒体进行负压,其可以根据乳头大小选用相适配的型号的筒体进治疗,此时可以对乳头进行局部治疗;同时盘体和筒体可拆卸连接,其在包装的时候,可以将盘体拆卸下来,因此占用的空间小;并且盘体可拆卸下来,因此在对患者乳头进行负压治疗的时候,在患者乳头当中抽出乳液等的时候,可以将盘体拆卸下来,从而对盘体和筒体分开进行清理,并进行消毒。
优选的,所述盘体上设有可插入至所述筒体内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设有密封凸环,所述筒体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凸环相配合的密封凹环;通过设置密封凸环和密封凹环之间相互抵在一起,从而实现对盘体和筒体之间能够连接在一起,不会脱开,其拆装方便,因此医护人员使用的时候,可以提高盘体和筒体之间连接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盘体上设有环形的凹槽部,当所述盘体与所述筒体相连时,所述筒体下端插入至所述凹槽部内;通过设置凹槽部和筒体相连在一起之后,其对筒体和盘体之间实现密封,并且还能够对盘体和筒体之间实现精准的定位,筒体和盘体之间连接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凹槽部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凸部,所述筒体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的凹部;通过设置凸部和凹部之间相互配合接触到一起,其在盘体和筒体相连之后形成三级密封,进一步保障在负压治疗女性乳头的时候,内部负压的压强稳定,保障对乳头的治疗效果。
优选的,所述活塞部件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筒体上螺接有与所述活塞杆卡接配合的定位件;通过设置定位件对活塞杆进行定位,其可便于在使用矫正装置的时候,可以在将活塞杆拉动到指定位置之后,定位件对活塞杆进行定位之后,即可保持筒体内部处于恒定的负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8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戴式血氧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学镜片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