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丝刀齿圈啮合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58396.4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罗运恒;张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B26D1/12;B26D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许浩达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丝刀齿圈 啮合 传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丝刀齿圈啮合传动机构,其电机驱动转盘产生转动,转盘安装切丝刀;转盘的偏心位置穿设偏心轴,偏心轴安装行星轮和圆盘刀,行星轮啮合传动齿圈,行星轮与齿圈的内啮合包角比原本外啮合包角增大,使得行星轮受齿圈的反向作用力增大,切丝力度更强劲,避免了因切丝超载出现的卡顿现象,提升了传递动力稳定,避免发生意外脱齿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蔬菜瓜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用于切丝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专利文献CN111037638A所披露的作为切丝机器的切丝刀传动机构,在技术层面上已经相当成熟,由于在转盘穿设偏心行星轮,使低速切丝刀与兼具公转和自转的高速圆盘刀形成差速剪切合力,在双工位切削情况下,实现无死角切丝作业,避免了出现残余半成品,完全实现完整切丝形态,提高了切丝成品质量。但是,圆盘刀关联的行星轮与定齿轮为外啮合传动,由于两者之间的包角比较小,在较大切丝反向阻力的作用下,使得行星轮出现卡顿不动,或容易意外脱齿(打滑),切丝效果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大啮合包角以提升传递动力的切丝刀齿圈啮合传动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切丝刀齿圈啮合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驱动转盘产生转动,转盘安装切丝刀;转盘的偏心位置穿设偏心轴,偏心轴安装行星轮和圆盘刀,所述行星轮啮合传动齿圈。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行星轮与齿圈的内啮合包角比原本外啮合包角增大,使得行星轮受齿圈的反向作用力增大,切丝力度更强劲,避免了因切丝超载出现的卡顿现象,提升了传递动力稳定,避免发生意外脱齿的概率,并且,由于齿圈不会妨碍转动轴,使得转动轴不会发生干涉,有利于转动轴的避空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切丝刀齿圈啮合传动机构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切丝刀齿圈啮合传动机构主要由电机1、齿圈2、转盘5和行星轮3组成。电机1连接转动轴8,转动轴8安装转盘5,转盘5穿设偏心轴7,偏心轴7与转动轴8平行。偏心轴7安装行星轮3,行星轮3内啮合传动齿圈2,齿圈轮2的中心线与转动轴8的轴线重合。转盘5用于安装锯齿状切丝刀6,偏心轴7用于连接圆盘刀4。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83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