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口胃管防咬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59970.8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7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边维娜;程俊香;董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B90/16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陈良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口胃管防咬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口胃管防咬固定器,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防咬硅胶,所述防咬硅胶的上下端分别抵接有上紧固件和下紧固件,且上紧固件和下紧固件都安装在胃管主体上,所述防咬硅胶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硅胶牙套和第二硅胶牙套,所述防咬硅胶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通过旋转上紧固件和下紧固件使得胃管主体可在防咬硅胶上移动,便于调节胃管主体伸入患者胃部的深度,而通过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方便安装拆卸防咬硅胶,且防止粘性不足省时省力,最后通过第一硅胶牙套和第二硅胶牙套可固定患者的牙齿,防止进食时松动,本实用新型易固定、可调节、固定效果佳和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口胃管防咬固定器。
背景技术
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胃管分别是口胃管和鼻胃管。口胃管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需要患者每天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而口胃管通常需要用到防咬固定器,防咬固定器可有效地防止患者咬住胃管,导致胃管堵塞无法输送水分和食物。
目前,现有的经口胃管防咬固定器通常使用胶带胶布粘接在面部,长时间使用粘性易减弱或丧失,不可调节胃管伸入的深度,使用范围窄,且固定效果不佳,易松动,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经口胃管防咬固定器,具有易固定、可调节、固定效果佳和易操作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口胃管防咬固定器,包括防咬硅胶,所述防咬硅胶的上下端分别抵接有上紧固件和下紧固件,且上紧固件和下紧固件都安装在胃管主体上,所述防咬硅胶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硅胶牙套和第二硅胶牙套,所述防咬硅胶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
进一步的,所述防咬硅胶上对称位置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胃管主体穿过防咬硅胶中间位置开设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胃管主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且胃管主体通过第一螺纹与上紧固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胃管主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纹,且胃管主体通过第二螺纹与下紧固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硅胶牙套和第二硅胶牙套上都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上分别缝制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且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粘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上紧固件和下紧固件都安装在胃管主体上,通过旋转上紧固件和下紧固件使得胃管主体可在防咬硅胶上移动,便于调节胃管主体伸入患者胃部的深度,而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防咬硅胶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可将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绕到后颈,然后通过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的粘接可固定松紧带和右松紧带,防止粘性不足省时省力,然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防咬硅胶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硅胶牙套和第二硅胶牙套,通过第一硅胶牙套上的凹槽可固定患者的上排牙齿,而第二硅胶牙套上的凹槽可固定患者的下排牙齿,固定效果俱佳,防止进食时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胃管主体与上紧固件和下紧固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胃管主体与防咬硅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市中心医院,未经汉中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99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