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续梁灌浆层的隔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0555.4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4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利;袁弘毅;游洋;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续 灌浆 隔离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梁灌浆层的隔离结构,包括两个相邻的简支梁和设置在两个简支梁之间的柔性隔离层,所述的柔性隔离层围绕在预应力穿束孔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采用柔性隔离层设置在两个简支梁之间,能够根据需要弯折形成所需的形状,将预应力穿束孔所在区域与灌浆区进行隔离,利用柔性隔离层的弹性变形能够填补一些微小的间隙以保证柔性隔离层与简支梁的密封强度,避免混凝土进入预应力穿束孔所在区域,柔性隔离层经过弯曲能够避开预应力穿束孔,避免施工对预应力穿束孔造成影响,施工完成后便于将柔性隔离层取出而避免影响后续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连续梁灌浆层的隔离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简支梁变连续梁在采用后张法施工中,两片简支梁在接触口后浇带位置浇筑混凝土时,需先行将预应力穿束孔预留。通常采用厚模板或膨胀泡沫胶覆盖预应力穿束孔区域,以将后浇段混凝土与预应力穿束孔隔开,防止混凝土进入穿束孔区域。这种传统施工方法有以下几个不足:1、因两片梁接触面精度及平整度要求较高,传统做法难以实现。2、泡沫胶或模板易残留在轨道梁接缝位置,难以取出,操作困难。3、泡沫胶流动性较强,不易控制,易打入穿束孔中,引起孔内堵塞,对后续张拉存在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续梁灌浆层的隔离结构,用于简化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连续梁灌浆层的隔离结构,包括两个相邻的简支梁和设置在两个简支梁之间的柔性隔离层,所述的柔性隔离层围绕在预应力穿束孔的外侧。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个简支梁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柔性隔离层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结构采用钢筋。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隔离层采用柔性软管。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软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软管的开口处设置有锁紧结构。
本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采用柔性隔离层设置在两个简支梁之间,能够根据需要弯折形成所需的形状,将预应力穿束孔所在区域与灌浆区进行隔离,利用柔性隔离层的弹性变形能够填补一些微小的间隙以保证柔性隔离层与简支梁的密封强度,避免混凝土进入预应力穿束孔所在区域,柔性隔离层经过弯曲能够避开预应力穿束孔,避免施工对预应力穿束孔造成影响,施工完成后便于将柔性隔离层取出而避免影响后续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预应力穿束孔,2-柔性隔离层,3-简支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连续梁灌浆层的隔离结构,包括两个相邻的简支梁3和设置在两个简支梁3之间的柔性隔离层2,所述的柔性隔离层3围绕在预应力穿束孔1的外侧。
将柔性隔离层3围绕在预应力穿束孔1的外侧,使柔性隔离层3与两侧的简支梁2密封接触,能够围绕形成一个与灌浆区隔绝的隔离区,在灌浆区内进行灌浆的工作不,能够避免混凝土进入到隔离区内。利用柔性隔离层3的柔性变形,能够填补柔性隔离层3与简支梁2之间的间隙,增强柔性隔离层3与简支梁2的密封强度,避免混凝土从间隙泄漏到隔离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05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型投光灯
- 下一篇:一种建筑变压器的机架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