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匀光透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0804.X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0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南基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何新华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背光 模组 透镜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匀光透镜结构,包括平凸型的透镜体,透镜体的上下分别为出光曲面和安装平面,透镜体中设有贯穿安装平面的置光腔,置光腔与透镜体之间形成有入光曲面,安装平面下设有反射层,入光曲面上覆盖有粗糙结构层,透镜体内设有若干激光内雕腔,出光曲面的中心处设有弧形凹陷,置光腔内设有光源。本实用新型光线经过粗糙结构层时能够被发散至四周各个方向,光线到达激光内雕腔能够获得有效的折射和反射,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在透镜体内部获得充分发散混合,可显著提高最终形成光斑亮度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匀光透镜结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响。背光模组能够形成面发光效果。
背光模组主要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直下式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光源、背光透镜和扩散板,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背光透镜和扩散板形成面发光效果。现有技术中,背光透镜为底部设置有置光腔的平凸透镜结构,对光源发出光线的发散效果有限,所形成光斑亮度的均匀程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匀光透镜结构,能够充分打散光线,可显著提高最终形成光斑亮度的均匀性。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匀光透镜结构,包括平凸型的透镜体,透镜体的上下分别为出光曲面和安装平面,透镜体中设有贯穿安装平面的置光腔,置光腔与透镜体之间形成有入光曲面,安装平面下设有反射层,入光曲面上覆盖有粗糙结构层,透镜体内设有若干激光内雕腔,出光曲面的中心处设有弧形凹陷,置光腔内设有光源。
进一步的,粗糙结构层为磨砂层。
进一步的,激光内雕腔为球状结构。
进一步的,弧形凹陷的中心设有弧形凸起。
进一步的,光源的出光面覆盖有增亮膜。
进一步的,透镜体的底部固定有至少三个安装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匀光透镜结构,设置有特殊的发散结构,光线经过粗糙结构层时能够被发散至四周各个方向,光线到达激光内雕腔能够获得有效的折射和反射,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在透镜体内部获得多次反射和/或折射,从而令光线充分发散混合,可显著提高最终形成光斑亮度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透镜体10、出光曲面11、安装平面12、反射层121、置光腔13、入光曲面14、粗糙结构层141、激光内雕腔15、弧形凹陷16、弧形凸起17、光源20、增亮膜21、安装脚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0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锁保持架双列轴承
- 下一篇:一种主从设备互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