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舱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1025.1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6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贾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威泽自动化门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D13/18;H02J7/35;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部开有第一孔,所述底板内部开有第二孔,所述底板顶部设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块,所述第一块与第一孔滑动连接,所述底板顶部设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块,所述第二块与第二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第一板、第二板和顶盖插接,初步形成框架,然后通过第一L形板与顶盖螺栓连接,第一板和第二板均与L形杆螺栓连接,第二L形板与底板螺栓连接,最终完成此防护舱的安装,此防护舱通过在目的地快速拼接安装,无需将防护舱以一个整体运输到所需处,节省了运输空间,同时便于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舱。
背景技术
防护舱是一种离行式与在行式的新型智能化金融自助服务设施,具有完善的结构设计、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控功能,以保障内部ATM取款机及其它金融服务机具全天候安全、独立、可靠地运行,防护舱是在原有自助银行服务模式基础上,立足于“节省占地、降低建设及运营成本、提升银行服务质量、保护人民的人身财产的安全、全天侯24小时服务、方便客户”等竞争要求的人性化的延伸设计,安装在室内室外拥有24小时自助服务的ATM取款设备上,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彰显银行服务形象等特点,防护舱的推广使用已逐渐成为金融电子化、服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防护舱设计主要是在灯箱面设计和功能化需要基础上设计,主要是防雨雪、防偷看、防暴晒等,并且在广告宣传上起到宣传银行理念的作用。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为防护舱通常都是通过焊接成一个整体,然后运输到所需位置,操作麻烦,不仅占用空间,而且不便于运输。
因此,发明一种防护舱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舱,通过底板、第一板、第二板和顶盖插接,初步形成框架,然后通过第一L形板与顶盖螺栓连接,第一板和第二板均与L形杆螺栓连接,第二L形板与底板螺栓连接,最终完成此防护舱的安装,此防护舱通过在目的地快速拼接安装,无需将防护舱以一个整体运输到所需处,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部开有第一孔,所述底板内部开有第二孔,所述底板顶部设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块,所述第一块与第一孔滑动连接,所述底板顶部设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块,所述第二块与第二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块,所述第二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块,所述第二板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内部开有第三孔,所述顶盖内部开有第四孔,所述第三块与第三孔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块与第四孔滑动连接,所述顶盖底部设有第一L形板,所述第一L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均与L形杆贴合,所述L形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板,所述第一L形板与顶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均与L形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L形板与底板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设有ATM机,所述ATM机上设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顶盖底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顶盖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摄像头和太阳能电池板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盖底部固定连接有LED灯,所述LED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LED灯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LED灯对称分布于顶盖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板对称分布于底板顶部,一个第一板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钢化玻璃,另一个第一板内部铰接有开关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板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钢化玻璃,两个第二板对称分布于底板顶部,一个第二板两侧均贴合有一个第一板,一个第一板两侧均贴合有两个第二板,两个第一板和两个第二板呈矩形阵列间歇分布。
优选的,所述L形杆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L形杆呈矩形阵列分布,一个L形杆分别与第一板和第二板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威泽自动化门控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威泽自动化门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1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