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1502.4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莉;张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轨道交通 客流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竖板,第一竖板的内壁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部安装有感应栏杆,感应栏杆的顶部电线连接有第一电线,感应栏杆通过第一电线连接有感应传感器,感应传感器的侧面电性连接有反馈版,反馈版远离感应传感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接收器,反馈版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第二电线,反馈版通过第二电线电性连接有显示屏,第一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正面安装有摄像头,第一竖板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第二竖板与第一竖板的相交处固定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装置,检查流程较为费时、麻烦且工作效率低,以及对客流量统计的不够精准,进而导致存在误差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客流量是指单位时间进入某个场所的人数,是反应该场所人气和价值的重要指标,而在城市轨道交通场所也需要用指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客流量,使得范畴内的客流量得到评定。
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检查流程比较费时且较为麻烦,不仅效率低,且给工作带来了不便;其次是对客流检测后,人数统计的不够精准,进而导致存在误差率,从而使得工作质量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装置,检查流程较为费时、麻烦且工作效率低,以及对客流量统计的不够精准,进而导致存在误差率,使工作质量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安装有感应栏杆,所述感应栏杆的顶部电线连接有第一电线,所述感应栏杆通过第一电线连接有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的侧面电性连接有反馈版,所述反馈版远离感应传感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接收器,所述反馈版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第二电线,所述反馈版通过第二电线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第一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正面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第一竖板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的内壁开设有斜槽,所述第二竖板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框和第二承载框,所述第二承载框的内壁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承载框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架,所述第二承载框通过弹簧架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框的内部套接有套框,所述套框的内部放置有近接卡,所述第二竖板与第一竖板的相交处固定连接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上均设置有卡槽和感应栏杆,所述第一竖板的感应栏杆与第二竖板的感应栏杆相互对称。
优选的,所述感应栏杆和摄像头以及接收器与感应传感器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线,所述摄像头与接收器以及感应传感器均通过第一电线与反馈版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框的内径与套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套框与第二承载框上均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二承载框的通槽与套框的通槽相互重叠,所述第二承载框的通槽与第二竖板的斜槽相靠近。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以及顶板与底板的外表面均贴合有绝缘材料,所述第一竖板通过顶板与第二竖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架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弹簧架呈等距排列分布于承载板的底部,所述弹簧架分别与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框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1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探测器
- 下一篇:连续法制备电子级氢氟酸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