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2576.X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5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发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九竹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3/06 | 分类号: | A47G2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段惠存 |
地址: | 3536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盘,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所述基板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直线导水槽的任一端连通;还包括清理块,所述清理块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基座的多个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通过在基板上设计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倒茶时,茶杯放置在直线凸条上,使杯底架空于导水槽上方,倒茶时流出的多余茶汤则向下流入导水槽内,避免茶杯底部积水,避免客人在饮用茶时,茶杯底部的积水滴落身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盘结构中,茶盘表面通常为平面,由于泡茶过程中,茶盘表面会残留水渍,茶具放置在茶盘上会沾上水渍,在饮茶过程中存在滴落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2085244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疏水面板及茶盘,通过在茶盘面板表面设置凸起结构、并设置透水孔,放置茶盘上积水,使茶具上的水顺着凸起结构留下,防止茶具上沾上水渍,防止茶具上的水滴落。
但上述专利中的茶盘结构中,茶渣、茶叶容易落入凸起之间的间隙,存在清理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盘,解决疏水面板的茶盘结构存在的清理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盘,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所述基板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直线导水槽的任一端连通;还包括清理块,所述清理块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基座的多个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
其中,所述凸棱表面设有毛刷。
其中,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的高度高于其他直线凸条的高度。
其中,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之间的间距小于基板宽度的二分之一。
其中,所述排水槽为首尾相连通的环形结构,所述排水槽与直线导水槽的两端连通。
其中,基板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排水槽形状为矩形框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基板上设计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倒茶时,茶杯放置在直线凸条上,使杯底架空于导水槽上方,倒茶时流出的多余茶汤则向下流入导水槽内,避免茶杯底部积水,避免客人在饮用茶时,茶杯底部的积水滴落身上,通过设计具有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的清理块结构,只需要将清理块的基座向导水槽方向直线拉动,即可将落入导水槽内的茶汤、茶叶和杂质一并扫入排水槽中,方便清理,避免茶汤、茶叶和杂质长期滞留在导水槽中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茶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茶盘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茶盘的局部截面图;
标号说明:
1、基板;2、直线凸条;3、直线导水槽;4、排水槽;5、清理块;51、基座;52、凸棱;53、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基板上设计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倒茶时,茶杯放置在直线凸条上,使杯底架空于导水槽上方,倒茶时流出的多余茶汤则向下流入导水槽内,避免茶杯底部积水,避免客人在饮用茶时,茶杯底部的积水滴落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九竹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九竹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2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式智能马桶
- 下一篇:一种微型零件快速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