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稀土加工中去除杂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9127.8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1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杜顺鑫;黄华建;古新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56;B01D35/143;C22B3/22;C22B3/02;C22B5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臧冰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加工 去除 杂质 装置 | ||
一种稀土加工中去除杂质装置,包括注料罐、过滤罐和回收罐,注料罐和过滤罐设在回收罐上,注料罐通过支腿固定在回收罐上,注料罐与过滤罐通过管线联通,且注料罐与管线之间设有电磁阀;过滤罐包括上盖和下罐体,上盖和下罐体通过合页相连,且上盖和下罐体通过锁紧装置锁定,上盖顶端固定有压力表,下罐体内设有细过滤罩和粗过滤罩,粗过滤罩设置在吸过滤罩内,且细过滤罩和粗过滤罩通过螺纹与下罐体相连,粗过滤罩内设有管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粗过滤罩内的管线出口设置成向上,并将粗过滤罩和细过滤罩设置成下开口式圆筒型中空结构,实现了防止进入的稀土溶液内的杂质过度的吸附在粗过滤罩和细过滤罩的内壁上,并提高了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土除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加工中去除杂质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石油、化工、纺织、冶金、玻璃和陶瓷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稀土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除杂,尤其是对浸取液进行除杂。
现有浸取液除杂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除杂装置只是单一的过滤,不便于分级处理,导致浸取液的除杂效果差,大颗粒杂物经过会降低过滤网的过滤速度,严重降低了装置的除杂效率,另一方面装置产生的杂物间断堆积在过滤槽内,需要定时进行清理,不仅增加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不便于后续的除杂工艺,降低了装置的合理性;而现有的一些除杂装置仅仅是安装了简单的滚刷等装置用以去除过滤网上的杂质,此种设备也需要人工来进行监测,防止杂质堆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稀土加工中去除杂质装置,包括注料罐、过滤罐和回收罐,所述的注料罐和过滤罐设在回收罐上,所述的注料罐通过支腿固定在回收罐上,所述的注料罐与过滤罐通过管线联通,且所述的注料罐与管线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的过滤罐包括上盖和下罐体,所述的上盖和下罐体通过合页相连,且所述的上盖和下罐体通过锁紧装置锁定,所述的上盖顶端固定有压力表,所述的下罐体内设有细过滤罩和粗过滤罩,所述的粗过滤罩设置在吸过滤罩内,且所述的细过滤罩和粗过滤罩通过螺纹与下罐体相连,所述的粗过滤罩内设有管线,所述的吸过滤罩的外侧设有回流凹槽,所述的回流凹槽通过管线与回收罐相连,且所述的回流凹槽与管线之间设有流量表和电磁阀,所述的回收罐上设有排出口和排气阀,所述的排出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的回收罐内的罐底设有倾角。
所述的细过滤罩为下开口式圆筒型中空结构,所述的粗过滤罩粗过滤罩为下开口式圆筒型中空结构。
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上锁体和下锁体,所述的上锁体和上盖相连,所述的下锁体和下罐体相连,所述的下锁体底端固定有固定轴圈,所述的固定轴圈内插有销轴,所述的销轴上焊接有锁紧螺栓,所述的锁紧螺栓上套有锁紧螺母,所述的锁紧螺母上焊接有把手。
所述的上盖和下罐体的接口处设有凹槽,且所述的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电磁阀通过导线与外接控制柜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一种稀土加工中去除杂质装置:通过将粗过滤罩内的管线出口设置成向上,并将粗过滤罩和细过滤罩设置成下开口式圆筒型中空结构,实现了防止进入的稀土溶液内的杂质过度的吸附在粗过滤罩和细过滤罩的内壁上,并提高了过滤效果;通过设置的流量表,可以观察到过滤稀土溶液的流量,从而反映出粗过滤罩和细过滤罩的清洁程度,是否是否需要更换或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表,2、上盖,3、合页,4、过滤罐,5、下罐体,6、回流凹槽,7、流量表,8、回收罐,9、锁紧装置,10、细过滤罩,11、粗过滤罩,12、注料罐,13、电磁阀,14、管线,15、支腿,16、排出口,9-1、锁紧螺母,9-2、上锁体,9-3、下锁体,9-4、固定轴圈,9-5、锁紧螺栓,9-6、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9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