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嗅觉中枢神经感知检查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9475.5 | 申请日: | 202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颖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济南市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嗅觉 中枢神经 感知 检查 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嗅觉中枢神经感知检查用具,主要涉及嗅觉中枢神经诊断检查辅助用具领域。包括外护筒、内置筒;所述外护筒末端一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护筒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设有指板;所述内置筒直径与外护筒内径相适应,所述内置筒上设有三个棉棒放置深槽,每个所述棉棒放置深槽的末端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沾液棉棒深入到棉棒放置深槽内,沾液棉棒的沾液棉部与第二通孔位置相适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是能够更快速高效的进行几种不同嗅觉刺激的集中检查,棉棒不会与鼻腔内壁接触,从而保证检测效果。沾液棉部不与鼻腔内壁接触,不会产生瘙痒的触觉,避免患者打喷嚏从而影响检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嗅觉中枢神经诊断检查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是嗅觉中枢神经感知检查用具。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颅神经检查支项之嗅神经位于大脑的颞叶,其感受器位于鼻腔内黏膜。在进行嗅神经感知度检查时需要使用沾有不同嗅觉刺激的几种细棉棒深入到两侧鼻孔进行检查。一侧嗅觉丧失提示同侧嗅球、嗅索或嗅丝的病变最常见于创伤,双侧嗅觉丧失见于蝶鞍附近肿瘤,嗅幻觉见于颞叶肿瘤或癫痫的先兆期。
现有的方式就是使用三根细棉棒分别浸沾三种不同嗅觉刺激的溶液,然后分别插入鼻腔进行检查。但是存在一点不足就是,插入鼻腔时细棉棒浸沾的溶液会与鼻腔内壁接触,前次伸入的棉棒与鼻腔内壁接触处,鼻腔内壁残留的溶液会对后次不同味觉刺激的棉棒测试带来影响。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影响,一般在一次棉棒测试完后会对鼻腔内用沾水棉棒进行清洗,一分钟后再进行下次不同嗅觉刺激的棉棒测试。这种方式操作起来费时、复杂。而且一分钟等待过程中棉棒上的溶液刺激性气体挥发而造成浓度降低,刺激减弱,影响测试效果。
此外,棉棒直接与鼻腔,沾液棉部的毛絮与鼻腔接触会产生瘙痒的触觉,容易使患者打喷嚏从而影响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嗅觉中枢神经感知检查用具,它是能够更快速高效的进行几种不同嗅觉刺激的集中检查,棉棒不会与鼻腔内壁接触,从而保证检测效果。沾液棉部不与鼻腔内壁接触,不会产生瘙痒的触觉,避免患者打喷嚏从而影响检查。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嗅觉中枢神经感知检查用具,包括外护筒、内置筒;所述外护筒末端一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护筒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设有指板;所述内置筒直径与外护筒内径相适应,所述内置筒上设有三个棉棒放置深槽,每个所述棉棒放置深槽的末端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沾液棉棒深入到棉棒放置深槽内,沾液棉棒的沾液棉部与第二通孔位置相适应。
所述外护筒上设有环形软胶垫。
所述内置筒外围设有三组密封条垫,三组密封条垫与三个棉棒放置深槽错位设置。
所述内置筒底端绑接有拉绳。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在一次棉棒测试完后对鼻腔内用沾水棉棒进行清洗,不需要再等一分钟后再进行下次嗅觉刺激的棉棒测试。这种方式操作起来能更加快速高效的进行几种不同嗅觉刺激的集中检查,整个操作过程中棉棒不会与鼻腔内壁接触,从而保证检测效果。沾液棉部不与鼻腔内壁接触,不会产生瘙痒的触觉,避免患者打喷嚏从而影响检查。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护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置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沾液棉棒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颖,未经赵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9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嗅觉神经诊断检查用鼻腔外护插筒
- 下一篇:建筑模板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