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柱模板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0350.4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3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温喜廉;叶家成;梁月华;张少敏;张超洋;周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3/04;E04G11/06;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李国钊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模板 支撑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形柱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圆柱模板、柱加固结构、梁模板和墙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柱模板外侧设置柱加固架构,可将外部模架与柱加固结构进行加固连接,使模架无需直接与圆柱模板进行连接,降低了异形柱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拼接难度;通过将柱加固结构的外边缘形成方形轮廓,使模板体系形成“外方内圆”的整体,由圆形的柱子变成“方形柱子”加固,大大提高了模板安装的加固效率,极大的保证了混凝土外观形状与实物一致,避免跑模隐患,也减少了工人返工及安装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形柱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中,当存在墙柱梁交接部位,其交接处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就成为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模板支撑体系中的模板加固施工技术比较容易拼装加固,该方法对于普通墙柱模板施工效果较好,但对于大型异形圆柱与墙、梁交接施工时,对模板的拼装及圆柱加固固定技术受其不能整体加固圆柱及墙体的与圆柱的模板交接安装。且圆柱模板加固难、圆柱与墙体拼接难,存在跑模隐患及墙、柱、梁加固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异形柱模板支撑体系。
一种异形柱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圆柱模板、柱加固结构、梁模板和墙模板;
所述圆柱模板侧立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柱梁交接开口和至少一个柱墙交接开口;所述至少一个柱墙交接开口将所述圆柱模板的外侧立面划分成至少两个待加固立面;
柱加固结构对应每个待加固立面设置;每个柱加固结构包括若干块横向模板和若干条竖向方木背肋;所述若干块横向模板沿垂直方向均布地设置在圆柱模板的外侧,且每块横向模板的内边缘形成与所述圆柱模板外侧立面配合的圆弧贴合面;各竖向方木背肋垂直设置,并对应各横向模板的外边缘均布地穿插在各横向模板上;
梁模板对应每一个柱梁交接开口设置,且每组梁模板在柱梁交接开口处与柱加固结构连接;
墙模板对应每一个柱墙交接开口设置,且每组墙模板在柱墙交接开口处与柱加固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各柱加固结构的外边缘的投影线经延长相交后组成一个正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模板由若干圆弧模板拼接而成,各圆弧模板对应的圆心角不大于180度。
进一步地,各圆弧模板的对应柱梁交接开口和柱墙交接开口处均设有企口,各梁模板和墙模板在对应的柱梁交接开口和对应的柱墙交接开口处通过企口与圆弧模板连接。
进一步地,企口的深度与对应的墙模板或梁模板的厚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模板通过至少两块横板拼接组成,各横板与对应位置的圆弧模板贴合连接。
进一步地,横板的外边缘均布地插设有若干竖向方木背肋;若横板设有阳角,则横板阳角处插设有一条竖向方木背肋。
进一步地,横板外边缘的竖向方木背肋的间距为300mm。
进一步地,横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与对应圆弧模板贴合的竖向方木背肋。
进一步地,各圆弧模板、横向模板和竖向方木背肋之间通过钉子和建筑胶水固定;所述柱加固结构、梁模板和墙模板外部通过模架进行固定架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异形柱模板支撑体系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圆柱模板外侧设置柱加固架构,可将外部模架与柱加固结构进行加固连接,使模架无需直接与圆柱模板进行连接,降低了异形柱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拼接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0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悬浮剂加工的均质釜
- 下一篇:一种药品生产用铝塑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