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1467.4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8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陈新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76 | 分类号: | F24F1/007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魏润洁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介质阻挡放电模块,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设于所述风道内或所述出风口处,用以对空气进行除菌。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具备除菌功能的空调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具有除菌功能的空调器,一般采用在空调器的风道内设置紫外线除菌装置,用于对从空调进风口进入风道的空气进行除菌。然而采用紫外线除菌,虽然对细菌灭活有较好的效果,但对某些霉菌的灭活效果一般,所以该空调器的除菌效果一般。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除菌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以及
介质阻挡放电模块,设于所述风道内或所述出风口处,用以对空气进行除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设于所述风道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除臭氧模块,所述除臭氧模块设于所述出风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活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件和连杆,所述连杆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活动安装于所述连杆,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连杆,以驱动所述连杆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多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摆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相邻的两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条,所述导风条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安装于所述导风条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条上贯穿设置有安装通槽,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嵌设于所述安装通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条的迎风面设有安装支架,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且与所述导风条呈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沿所述导风条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电极,及设于两所述电极之间的介质阻挡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呈平板状设置;
或者,所述介质阻挡放电模块呈圆筒状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和所述介质阻挡层均呈平板状设置,所述介质阻挡层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电极的横截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阻挡层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电极的表面;
或者,所述介质阻挡层设于两个所述电极的中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呈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为0.5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1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屏投影幕安装构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复合式弹壳的增压射孔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