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自动弹出开锁模块的智能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1814.3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闫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驰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18 | 分类号: | E05B17/18;E05B49/00;E05B1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乔楠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弹出 开锁 模块 智能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自动弹出开锁模块的智能门锁。本实用新型包括锁壳,锁壳的前面板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开锁组件、把手及管理员密码输入区;开锁组件包括对称开设在锁壳的前面板上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上且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滑盖、一端固定连接在滑盖的侧壁上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靠近第一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连杆滑槽内,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开锁模块上;开锁模块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远离开锁模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锁壳的前面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杆机构,将开锁模块自动弹出,使开锁模块接近与人体,减少开锁人在开锁过程中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自动弹出开锁模块的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门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门锁的安全性,市面上存在指纹锁,常见功能通过指纹、密码、刷卡等开锁方式,比普通机械锁升级为电子锁的替代品,防盗级别不高。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技术的更新与进步,防盗级别更高的智能锁已经逐步的渗入到企业和消费者家庭。智能门锁的分为普通智能门锁和安防智能锁,其中安防智能锁具有人脸识别、身份证“人证合一”的开锁方式,且包含普通智能门锁的全部功能,增加了联网功能,可实现远程操控,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防盗级别超过C级,但是因为此种安防智能门锁的安装位置是根据手握智能门锁的把手的位置确定的,所以在开锁过程中,在身份证识别区上放置身份证与人脸识别探测器进行人脸识别时,开锁人员需要弯腰找准身份证放置位置,将人脸对准人脸识别探测器,不符合人体自然舒适的姿态,给开锁人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中身份证放置在身份证识别区上时,需要开锁人一直紧握身份证,来避免身份证的掉落,增加开锁人的麻烦程度,同时增加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开锁过程中,开锁人需要弯腰的缺陷,提供一种适应人体自然姿态,增加开锁时的舒适度的能自动弹出身份证开锁机构的智能门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自动弹出开锁模块的智能门锁,包括锁壳,所述锁壳的前面板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开锁组件、把手及管理员密码输入区;所述开锁组件包括对称开设在所述锁壳的前面板上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上且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适配的滑盖、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盖的侧壁上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连杆滑槽内,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开锁模块上;所述开锁模块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开锁模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壳的前面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开锁模块上设置有身份证识别区、人脸识别区及指纹识别区。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证识别区上还设置有摩擦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滑盖上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底座的高度与所述滑盖的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锁壳的前面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卡设在所述连杆滑槽内,其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开锁模块的上下两端的中间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锁壳的后面板上设置有内嵌式烟雾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自动弹出开锁模块的智能门锁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杆机构,当推开滑盖后将开锁模块自动弹出,使开锁模块接近与人体,且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开锁模块向上倾斜,有效避免了开锁人在放置身份证与人脸识别的过程中,需要弯腰的缺陷,减少开锁人在开锁过程中的不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驰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驰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1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润滑滚珠导柱组件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旋转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