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型旋钮、无人机地面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3393.8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1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超;赵长青;张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洛克人工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02 | 分类号: | H01H19/02;H01H19/04;H01H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旋钮 无人机 地面 操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旋钮、无人机地面操作装置。该复合型旋钮包括第二编码组件,包括第二编码器、第二编码器固定板和面板,所述第二编码器固定在所述第二编码器固定板和所述面板上;第一编码组件,包括第一编码器和第一编码器固定件,所述第一编码器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器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编码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编码组件通过竖直向设置的滚轮进行所述第一编码器的作业,所述第二编码组件通过水平向设置的旋钮进行所述第二编码器的作业;所述滚轮与所述旋钮的内部空间重叠设置。本实用新型申请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地面站由于包含多个旋钮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误触而导致操作失误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申请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型旋钮、无人机地面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无人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消防、植保、航测、监察等都能见到无人机,操作无人机,需要用到无人机地面站,以便工作人员进行航线规划,空中作业等。但是现阶段,类似的产品过于复杂化,超重化,且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因产品涉及不合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操作人员去野外作业时,受环境及场地的原因,需要操作人员徒步进入作业区域,单兵作战时,产品负重太高对人员的体力要求特别高,而且产品太复杂,对操作人员的相对技能也很重要,前期的培训投入会相对较高,从另一方就增加了相应的成本。
传统无人机地面站,包括许多旋钮、按钮类,同时附带鼠标键盘等外部设备,增加重量的同时,也增加了作业时间,而且按钮旋钮等布局不规范合理,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容易产生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旋钮、无人机地面操作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无人机地面站由于包含多个旋钮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误触而导致操作失误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旋钮。
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复合型旋钮包括:
第二编码组件,包括第二编码器、第二编码器固定板和面板,所述第二编码器固定在所述第二编码器固定板和所述面板上;
第一编码组件,包括第一编码器和第一编码器固定件,所述第一编码器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器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编码器固定板上;
所述第一编码组件通过竖直向设置的滚轮进行所述第一编码器的作业,所述第二编码组件通过水平向设置的旋钮进行所述第二编码器的作业;所述滚轮与所述旋钮的内部空间重叠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包括旋钮盖,所述旋钮盖上设有供所述滚轮穿过的开槽。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位于所述旋钮盖的正中心。
进一步的,包括内置于所述旋钮中的旋转轴,所述滚轮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编码器,另一端设置与所述旋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的与所述第一编码器连接的一端为六边形,与所述旋钮连接的一端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盖包括竖向延伸结构,所述竖向延伸结构上设有对所述旋转轴进行位置限定的圆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通过卡扣的形式套设在所述第二编码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顶端设有与所述旋钮盖连接,确保所述旋钮盖的顶面与所述旋钮的顶面保持水平一致的台阶槽。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上设有防滑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地面操作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无人机地面操作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的复合型旋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洛克人工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埃洛克人工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33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装置和取力系统
- 下一篇:臂架、臂架组件和作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