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位转换装置及具有其的转换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3450.2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7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林良冠;李小龙;胡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旅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42 |
代理公司: | 广东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1 | 代理人: | 许建成 |
地址: | 5238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换 装置 具有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位转换装置及具有其的转换插座,其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一同装于主架上,使转换装置模块化,形成一体,与现有技术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以及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装于不同的支架的结构形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仅需一个主架即可完成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安装,可有效降低使多位转换装置的体积,从而降低整个转换插座的体积和重量,避免转换插座在使用时因重力较大而下垂,从而提高相应的用户体验度和安全性;同时,将多位转换装置模块化后,一次性装入壳体内部,可减少装配步骤和降低装配难度,并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位转换装置及具有其的转换插座。
背景技术
为使转换插座能同时安插多个电子产品的插头且不过多地占用空间,现有的多位转换插座在其壳体的多侧(例如壳体的上侧以及左、右两侧)均设有插接位以分别安插插头的插脚。
现有的多位转换插座一般包括壳体以及多位转换装置,其中,壳体的下侧设有引脚过孔,上侧、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中至少有两侧设有插孔面板,每个插孔面板均开设有插孔组(每一插孔组由两个或者三个插孔组成),多位转换装置包括引脚组件和连接组件,引脚组件包括引脚支架和上部装于引脚支架的两个或三个引脚组成(有两个引脚时,两个引脚分别用于连接电源插座的火线和零线,有三个引脚时,三个引脚分别用于连接电源插座的火线、零线和地线),引脚的下部则经引脚过孔伸出壳体;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片支架和两个或三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装于连接片支架的相应插槽中并通过导电件分别与相应的引脚电性连接,使用时,电子产品的插头的插脚插入连接片支架的相应插槽并与相应的连接片接触,以将电路导通。
现有的多位转换插座虽然能在不过多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同时安插多个插头,但尚有不足,如:1. 其引脚和连接片完全分离,需分别设置引脚支架和连接片支架进行独立安装并通过导电件进行电性连接,然后再分别装入壳体内部,这种将引脚和连接片分别安装再装配进壳体的方式,一方面要求壳体有较大的空间以同时容纳引脚支架和连接片支架,导致多位转换插座体积和重量偏大,使用时容易因重力较大而下垂,相应的用户体验度较差,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将引脚和连接片分别装于引脚支架和连接片支架后,再分别装入壳体,增加了装配步骤和装配难度,相应的装配效率低。2. 现有的多位转换插座的排列不够合理(主要是引脚和顶面的插脚过孔有较大的错位),使用时无法扩充多位转换插座的数量。3. 现有的多位转换插座安插于墙面电源插座时,因为尺寸或形状大致上与墙插不吻合,且地线插孔方向排列差异较大,影响整体的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位转换装置及具有其的转换插座,旨在降低多位转换插座的体积,并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位转换装置,包括主架、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上部装于主架,主架的上侧、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两侧均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插装于主架并分别与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第一连接片具有伸入各第一插槽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片具有伸入各第二插槽的第二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转换插座,包括壳体以及多位转换装置,多位装置装置为上述多位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一同装于主架上,使转换装置模块化,形成一体,与现有技术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以及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装于不同的支架的结构形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仅需一个主架即可完成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安装,可有效降低使多位转换装置的体积,从而降低整个转换插座的体积和重量,避免转换插座在使用时因重力较大而下垂,从而提高相应的用户体验度和安全性;同时,将多位转换装置模块化后,一次性装入壳体内部,可减少装配步骤和降低装配难度,并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旅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旅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3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火灾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电源电池防摔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