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听筒孔结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5539.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1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忠;周法;张亮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H04M1/02;H04M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听筒 结构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听筒孔结构及电子设备,所述听筒孔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模具成型的方式形成所述听筒孔结构,并于所述听筒孔结构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台阶件和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件之上的第二台阶件,所述第一台阶件和所述第二台阶件界定形成出音槽,所述出音槽被设置有出音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听筒孔结构取消内行位结构而结构简单,毛刺少,具有大尺寸的出音槽而易于被加工,加工效率高且能够有效改善出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听筒孔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可大致分为去除材料加工、变形加工、附加加工等,在各种加工中,在被加工零件上派生出的与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不符的、多余部分即为毛刺。毛刺的存在会对整个机械系统产生影响,使可靠性、稳定性降低。例如,当存在毛刺的机器做机械运动或震动时,脱落的毛刺会造成机器滑动表面过早磨损、噪音增大,甚至使机构卡死,动作失灵;某些电气系统在随主机运动时,会因毛刺脱落而造成回路短路或使磁场受到破坏,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毛刺的存在还影响机械系统的装配质量,影响零件后序加工工序的加工质量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毛刺的加工成本可占机械部件生产成本的30%,因此当机械部件的结构容易产生毛刺时,会对应增加较高的加工成本。在听筒的部件加工领域中,毛刺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听筒的出音效果。在通过模具加工成型时,传统听筒孔结构容易在形成出音槽的同时产生很多毛刺。由于传统听筒孔结构的出音槽宽度比较小且槽长较长,所以为去除这些毛刺,需要使用尺寸较小的刀具进行加工并需要耗费较长的加工时间,然而,由于刀具尺寸较小而强度较弱,在加工中容易产生断刀的现象,因此传统听筒孔结构的加工效率较低。另外,传统听筒孔结构设置有内行位结构而对应产生很多毛刺,并由于内行位结构的碰穿槽设置在传统听筒孔结构的侧面且非常狭窄,因此内行位结构的碰穿槽内部的毛刺无法用刀具去除干净,从而导致出音不良。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一种听筒孔结构10P的具体结构被示意。如图1所示,所述听筒孔结构10P由第一部件101P和第二部件102P模具成型构成,并在所述第一部件101P和所述第二部件102P贴合形成固定连接的时候,于所述第一部件101P和所述第二部件102P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出音槽13P,由于所述出音槽13P深度有2.5mm,最小的宽度只有0.63mm,因此所述出音槽13P内的毛刺只能通过直径为0.6mm的刀具加工,由于刀具直径较小而强度较弱,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断刀的情况。而且,由于所述出音槽13P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槽长较长(槽长为21.0mm),因此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去除毛刺(加工时间需3分钟),另外,如图2所示,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P需要模具出内行位结构14P,模具的内行位结构14P形成的碰穿槽140P只有0.70mm,因此所述内行位结构14P较弱,所以所述内行位结构14P在被加工磨损时容易发生变形。由此,受所述内行位结构14P形成的位置以及所述碰穿槽140P较为狭窄的限制,所述碰穿槽140P的毛刺难以被去除干净,对应导致所述听筒孔结构10P容易产生音频不良的现象。
总的来讲,受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的复杂结构以及所述出音槽和所述碰穿槽较为狭窄的限制,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的加工时间长、容易出现断刀现象,毛刺去除不干净,导致出音不良。而且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复杂,需要更高的模具成本以及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出音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的所述听筒孔结构。
一种听筒孔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和与所述第一部件贴合连接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的未与所述第二部件贴合的部分设有出音槽,所述出音槽的底部设置有出音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基部和一体延伸自所述基部的延伸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基部和一体延伸自所述基部的延伸部,通过模具成型的方式,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基部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基部,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延伸部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延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5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媒体转发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触控屏环绕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