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8203.1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0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艺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物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25704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温差 变化 空气 热源 | ||
1.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包括壳体支架(1)、空气热源泵(2)和控制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支架(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空气热源泵(2),所述壳体支架(1)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控制面板(3);所述壳体支架(1)包括侧面板(101)、顶面板(102)和通风罩(103),所述侧面板(101)安装在所述壳体支架(1)的侧面,所述顶面板(102)安装在所述壳体支架(1)的顶部,在顶面板(102)的外表面上还安装有所述通风罩(103);所述空气热源泵(2)包括两组热泵,为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还包括进水管(203)和出水管(204),所述进水管(203)分别连接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的侧面底部,所述出水管(204)分别连接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的侧面顶部;所述第一热泵(201)包括太阳能板(2011)、热交换室(2012)、转轴(2013)、轴承(2014)、转向器(2015)、输入轴(2016)、变速器(2017)、输出轴(2018)和连接盘(2019),所述太阳能板(2011)安装在所述第一热泵(201)的外表面,并凸出于所述壳体支架(1)的侧面,所述热交换室(2012)设置在所述太阳能板(2011)的背部,所述转轴(2013)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室(2012)的外侧的上下表面,上侧转轴(2013)安装在顶部的轴承(2014)中,下部的转轴(2013)通过连接盘(2019)与变速器(2017)的输出轴(2018)连接,变速器(2017)通过输入轴(2016)与所述转向器(2015)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上有设置模块,可对进水流速、出水流速、热交换温度、热源泵角度、通风扇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罩(103)为圆柱形罩体,其侧面由薄铁皮围成,顶部安装有网格盖子,在通风罩(103)内部安装有通风扇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泵(201)和所述第二热泵(202)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3)包括进水主管(2031)、前进支管(2032)和后进支管(2033),所述前进支管(2032)一端通过三通与进水主管(203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201)侧面底部连接,所述后进支管(2033)一端通过弯管与进水主管(203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201)侧面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04)包括出水主管(2041)、前出支管(2042)和后出支管(2043),所述前出支管(2042)一端通过三通与出水主管(204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201)侧面顶部连接,所述后出支管(2043)一端通过弯管与出水主管(204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201)侧面顶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2011)的数量为多个,沿纵向密接排列在所述第一热泵(201)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泵(201)可沿转轴(2013)向壳体支架(1)侧面法线方向左右旋转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物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物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82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管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
- 下一篇:紧密纺纱系统的清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