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滤棒复合机的复合滤棒输送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9183.X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保强;蒲林;殷树强;朱礼朝;侯林;陈腾曜;陈智慧;张二鹏;张盼峰;赵国富;方才文;田新闻;刘世群;王奇峰;曹存兵;郑永魁;张超;吕建宏;张吉顺;陈东明;许遵平;李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郑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刘一晓;韩鹏程 |
地址: | 45001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复合机 复合 输送 对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滤棒复合机的复合滤棒输送对接装置,包括依次衔接设置的蜘蛛手变节距转接盘、蜘蛛手变向转接盘和线性排列机构,所述蜘蛛手变节距转接盘的中轴线和蜘蛛手变向转接盘的中轴线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滤棒复合机的复合滤棒输送对接装置,结构紧凑,运行顺畅、平稳,不易损坏,后期维护成本低,能够满足复合滤棒与成型机对接的加速和换向要求,提高滤棒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棒复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滤棒复合机的复合滤棒输送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香烟滤嘴由一种材料制成,随着烟民对滤嘴过滤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滤嘴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滤棒复合机首先通过分切机构对多种滤棒进行分切和复合,再将复合完成的滤棒被转运至成型机构进行对接。由于分切机构中滤棒的转运速度较慢,不能适应成型机构的接料速度;其次,在分切机构中,滤棒沿轴向平行分布在传递轮的表面,通过传递轮向前转运,然而,成型机构进料时要求滤棒按照线性顺序排列,因此,分切机构和成型机构之间需要设置专门的转运机构。现有转运机构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故障,严重影响滤棒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滤棒复合机的复合滤棒输送对接装置,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滤棒复合机的复合滤棒输送对接装置,包括依次衔接设置的蜘蛛手变节距转接盘、蜘蛛手变向转接盘和线性排列机构,所述蜘蛛手变节距转接盘的中轴线和蜘蛛手变向转接盘的中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蜘蛛手变节距转接盘包括
蜘蛛手承载部,其包括成对设置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之间设置有带有第一吸附通道的第一蜘蛛手,所述第一蜘蛛手与穿设在旋转盘周缘上的旋转轴固定相连,所述旋转轴一端通过固连杆设置有一个不同轴的随动轴承,旋转轴另一端为与所述第一吸附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抽真空通道;
运动导向部,其包括靠近所述随动轴承一侧设置的固定凸轮盘,所述固定凸轮盘上开设有用于套接随动轴承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带有内凹结构的环形槽;
吸附控制部,其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一侧设置的第一固定负压室,所述第一固定负压室上开设有一段与旋转轴移动轨迹相对应的第一负压孔;
其中,所述旋转盘、固定凸轮盘和第一固定负压室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负压室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第一耐磨盘,所述第一耐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负压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负压孔;所述第二负压孔和第一负压孔的起始端均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凹结构相对应。
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为连通旋转轴底面开口和侧面开口的L形结构;所述第一蜘蛛手套接在旋转轴上,第一蜘蛛手前端设置有第一吸附凹槽,所述第一吸附凹槽通过第一吸附通道与所述侧面开口相连通,且第一吸附凹槽沿旋转盘的轴向设置。
所述蜘蛛手变向转接盘包括
偏心驱动部,其包括由第一动力源驱动的第一转轴和由第二动力源驱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偏心设置的传递轴承与第二转轴相连;
蜘蛛手装载部,其包括与第一转轴相连的外固定盘和与第二转轴相连的内固定盘,所述外固定盘和内固定盘之间穿设有曲拐,所述曲拐的前端设置有带有第二吸附通道的第二蜘蛛手,所述第二吸附通道与贯穿设置在曲拐内的第二抽真空通道相连通;
吸附控制部,其包括同轴设置在内固定盘后侧的第二固定负压室,所述第二固定负压室上开设有一段与曲拐后端移动轨迹相对应的第三负压孔。
所述第二固定负压室的前侧设置有同轴的第二耐磨盘,所述第二耐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负压孔位置相对应的第四负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郑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郑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9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