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剪刀式食品夹取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0460.9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59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均震;林渼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均震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吴冬群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火***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刀 食品 夹取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夹取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该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包括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的中部铰接形成“X”形,铰接端后部的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分别弯折形成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铰接端前部的第一筷杆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铰接端前部的第二筷杆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面向第二夹持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接触点,第二夹持部的面向第一夹持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剪刀式食品夹取筷,结构简单,清洗方便,能够准确稳固地抓取食物,入口方便,适用于外国人、刚学吃饭的幼儿、惯用筷子的手因伤病不能正常操纵筷子的伤病患者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夹取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
背景技术
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中国人习惯用筷子,欧美国家的人习惯使用刀叉,而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人则用手指去抓取。首次使用筷子的外国人、少儿、高龄老人或者手功能障碍者在使用筷子时,难以用筷子准确夹取到食物,但是中国美食以热菜居多,手抓的方式容易烫伤。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筷子,结构简单,清洗方便,能够准确稳固地抓取食物,入口方便,适用于外国人、刚学吃饭的幼儿、惯用筷子的手因伤病不能正常操纵筷子的伤病患者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结构简单,清洗方便,能够准确稳固地抓取食物,入口方便,适用于外国人、刚学吃饭的幼儿、惯用筷子的手因伤病不能正常操纵筷子的伤病患者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包括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的中部铰接形成“X”形,铰接端后部的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分别弯折形成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铰接端前部的第一筷杆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铰接端前部的第二筷杆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面向第二夹持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接触点,第二夹持部的面向第一夹持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错位设置;使用时,像使用剪刀一样手持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开合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开合,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食物,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增强对食物的夹持稳定性,食物夹持稳定后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移入嘴中,打开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即可;与普通的筷子相比使用简单,食物夹持稳定,入口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为杆状结构,或为片状结构,杆状结构和片状结构的体积小,狭长,当选择片状结构时,片状边缘处要做圆滑处理,防止割伤皮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夹持部上下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的,上下两个第二夹持部形成“V”形结构,两个第二夹持部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第一夹持部的宽度;这种设置方式是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模拟拇指、食指和中指抓取食物的过程,不仅能够减少第二夹持部的耗材用量,而且能够增强食物夹取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面向第二夹持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条,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面向第一夹持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条,第一防滑条和第二防滑条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例如设置为与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一体成型的凹槽或凸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筷杆、第二筷杆、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均为不锈钢材质,便于清洗,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均震,未经林均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0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环型速食筷子
- 下一篇:碳纤维复合材料电导率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