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片的毛刺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1598.0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0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昶;周小栓;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宁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2 | 分类号: | G01N21/892;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毛刺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电池极片的毛刺检测装置,包括极片输送辊、导向辊、多个视觉工业相机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极片输送辊采用电机驱动,还包括圆筒,极片从该圆筒穿过,所述圆筒上设置多个视觉工业相机,所述视觉工业相机分别对应着极片的上下左右侧面设置,且错位设置,所述视觉工业相机分别配套设置LED光源;PLC控制系统分别与多个视觉工业相机及输送辊的电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视觉工业相机,以分别检测锂电池极片的左侧边毛刺状态、右侧边毛刺状态、上表面毛刺状态和下表面毛刺状态,实现了在线自动检测极片的毛刺,并且在极片运转过程中全程检测,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漏检,且整个检测过程不会对极片造成破坏,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的毛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生产设备中,极片分切机在分切铜箔或铝箔极片时,较容易产生毛刺,毛刺会扎破隔离膜导致电池正负极短路,降低锂电池的良品率。
目前,生产厂家大部分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由于依靠肉眼识别,检测人员易收到视觉疲劳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漏检和误检的失误,因此检测精度粗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的毛刺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极片的毛刺检测装置,包括极片输送辊、导向辊、多个视觉工业相机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极片输送辊采用电机驱动,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圆筒,极片从该圆筒穿过,所述圆筒上设置多个视觉工业相机,所述视觉工业相机分别对应着极片的上下左右侧面设置,且错位设置,所述视觉工业相机分别配套设置LED光源;PLC控制系统分别与多个视觉工业相机及输送辊的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还包括多个辅助光源,且多角度的安装在圆筒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贴标气缸,所述贴标气缸设于极片输出端,且该极片部位的下方设置托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视觉工业相机,以分别检测锂电池极片的左侧边毛刺状态、右侧边毛刺状态、上表面毛刺状态和下表面毛刺状态,实现了在线自动检测极片的毛刺,并且在极片运转过程中全程检测,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漏检,且整个检测过程不会对极片造成破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极片输送辊、2导向辊、3视觉工业相机、4圆筒、5极片、6 LED光源、7贴标气缸、8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宁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宁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1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觉图像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废气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