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绝缘子、应用于该绝缘子的数据采集及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2277.2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9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奎;晋杰;罗煜昊;贾颜康;黎冉;柴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东郊分院 |
主分类号: | H01B17/40 | 分类号: | H01B17/40;G01R31/5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刘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绝缘子 应用于 数据 采集 监测 系统 | ||
1.一种智能绝缘子,包括绝缘子主体(1),所述绝缘子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金具,底部设置有下金具(2),所述下金具(2)的外端连接有横担(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金具(2)包括带有梯形螺纹的螺杆本体(21)以及设于螺杆本体(21)前端的挂耳(22),所述螺杆本体(21)上设有轴向的且伸出螺杆本体(21)外侧壁的凹槽(20),所述螺杆本体(21)后端套设有环状构造的漏电流传感器(3),所述螺杆本体(21)前端套接有环状构造的紧固件(4);所述凹槽(20)的外侧端设有传感器数据输出接口(5),所述传感器数据输出接口(5)与所述漏电流传感器(3)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流传感器(3)与所述螺杆本体(21)为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本体(21)的直径自后端朝向前端逐渐减小;所述紧固件(4)的环内设有与所述螺杆本体(21)相配合的梯形螺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9)通过卡箍连接件(8)与所述下金具(2)连接,所述卡箍连接件(8)上设有数据采集装置(7),所述数据采集装置(7)的输入端接入所述传感器数据输出接口(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用YSDN-2型数据采集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采用橡胶绝缘材料制成;所述螺杆本体(21)为中空构造,其壁厚5.0~7.2mm;所述螺杆本体(21)的梯形螺纹高为1mm,厚为2mm。
7.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绝缘子的数据采集及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数据采集节点(31)、数据采集中心(32)、网关设备(33)以及云端服务器(34);所述数据采集节点(31)沿接触网多点分布设置有传感器,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漏电流传感器(3)、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节点(31)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数据采集中心(32)相通信;所述网关设备(33)将数据采集中心(32)的数据上传并存储至云端服务器(3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采集及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节点(31)包括CPU、分别与所述CPU相连接的锂电池模块、开关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外部开关和AD模块、电源芯片以及内部开关和AD模块;
其中,所述电源芯片用于为所述外部开关和AD模块提供稳定电源,所述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电源芯片的供电操作;所述锂电池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外部电源和太阳能充电板,所述锂电池模块为CPU和开关模块供电,所述CPU用于接收所述外部开关和AD模块以及内部开关和AD模块的采集数据,所述CPU还用于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操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采集及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设备(33)采用YSTN-1型网关,所述网关设备(33)包括互联网、GPS网络以及4G、5G网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采集及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34)还通过网络与移动终端、客户端和数据分析中心相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东郊分院,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东郊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22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流焊设备的出风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马铃薯种植用切块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