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粗硫池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2441.X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3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风;黄勇光;周东风;颜会龙;张庆恩;袁滔;杨柳;王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9/18;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程毅 |
地址: | 512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硫池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硫池换热器,包括进口管道、出口管道、若干换热管单元和固定单元;每个所述换热管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进口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口管道连通;多个所述换热管单元平行排列设置;所述固定单元套设在多个所述换热管单元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换热管单元,增加了换热器与粗硫池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使得硫精矿中的硫单质能够充分溶解,降低了硫液态物质的粘度,进而保证了硫单质的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是应用于粗硫池中的,粗硫池中通常会进行搅拌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单元将多个换热管单元固定,防止在粗硫池内因搅拌而引起换热管变形,最终保证了硫熔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粗硫池换热器。
背景技术
粗硫池是硫精矿中回收硫磺的重要生产设备,硫精矿在粗硫池中进行搅拌和加热,使得硫精矿中的硫元素熔化成液态物质,进而达到回收硫单质的目的。在粗硫池的加热过程中,通常在粗硫池中设置换热器,换热器是一种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通常由若干换热管组合而成,当在换热管内部通入高温介质时,位于换热管外部的硫液态物质与高温介质发生热交换,进而达到给硫液态物质加热的目的。
但是,现有技术中粗硫池中使用的换热器换热效果差,且不能稳定控制粗硫池中的温度,容易出现粗硫池中温度过高或温度不够的情况,导致硫精矿在粗硫池内无法充分溶解,进而导致热滤渣的含硫量偏高,液体硫单质的粘度较高,最终影响生产产量。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的且适用于粗硫池中生产硫磺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粗硫池换热器,其换热效果好,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粗硫池换热器,包括进口管道、出口管道、若干换热管单元和固定单元;每个所述换热管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进口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口管道连通;多个所述换热管单元平行排列设置;所述固定单元套设在多个所述换热管单元外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硫池换热器,其通过设置多个换热管单元,增加了换热器与粗硫池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粗硫池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使得硫精矿中的硫单质能够充分溶解,降低了硫液态物质的粘度,增加了硫磺过滤性能,进而保证了硫单质的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是应用于粗硫池中的,粗硫池中通常会进行搅拌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单元将多个换热管单元固定,防止在粗硫池内因搅拌而引起换热管变形,最终保证了硫熔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换热管单元包括若干直管和弯管,所述直管平行排列,所述弯管与所述直管组合形成蛇形管道。将换热管单元设置为蛇形管道,能够有效增大换热器与粗硫池中的熔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换热管单元还包括进口延长管道和出口延长管道,所述进口延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蛇形管道的进口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口管道连通;所述出口延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蛇形管道的出口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口管道连通。进口延长管道和出口延长管道用于引入和流出液体,且当将换热器放置在粗硫池中时,进口延长管道和出口延长管道位于粗硫池中液面之上,而蛇形管道浸没在粗硫池的液面以下作为换热器的主要传热部分。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套设在所述进口延长管道和出口延长管道上,且所述进口管道/出口管道与所述蛇形管道位于所述盖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单元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每个所述换热管单元分别插设固定在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固定单元设有多个定位孔,该定位孔不仅可以将换热管单元固定,还可以将多个换热管单元分隔开,防止换热管单元之间发生碰撞或摩擦导致换热器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矩形框架和多个分隔棒,所述分隔棒平行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上,且将所述矩形框架分隔形成多个所述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24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式扩衣部件和烘/干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隧道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