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状态诊断系统的智能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3076.4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1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封春曼;米建伟;梁军科;张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谱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L29/08;H02J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电缆 状态 诊断 系统 智能 网关 | ||
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状态诊断系统的智能网关,包括感知通信模块、数据传输器、网络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模块;感知通信模块通过数据传输器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网络通信模块和存储器模块均与处理器电连接;感知通信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处理器均通过电源模块供电;感知通信模块用于同时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处理器用于同时对多个终端设备节点的接收及数据处理;网络通信模块用于提供网络传输;存储器模块用于在网络传输通信异常中断进行短时信息存储,同时在下一次连接到网络时优先将这些信息上传到电力电缆状态诊断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网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状态诊断系统的智能网关。
背景技术
在当前物联网时代下,各种各样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应运而生,各种设备常用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包括蓝牙技术、Zigbee技术等作为物联网传感网络传输的主要技术,对于远距离传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物联网网关可以实现将不同类型通信方式之间的协议转换以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现有技术中物联网网关包括控制器与一个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器与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也就是该物联网网关通过这个无线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在数据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同一时刻只能与一个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问题;而且进行协议转换的时候不对数据包进行解析,通过透明传输的方式对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这种传统方式虽然适用性强,开发难度低,但是数据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目前电力电缆状态诊断终端设备数量大,且大多数设备使用短距离通信技术,这给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带来困难;电力电缆状态诊断终端设备有着不同的数据采集格式,且不同的终端设备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导致数据传输的方式不相同导致传输协议不相同,这为电力电缆状态诊断系统中数据的分类存储、数据查询带来很大的困难且不利于将数据用于后续研究;电力电缆状态诊断终端设备分布广泛,不容易进行定位以进行分布管理,这对设备的系统升级、版本管理等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状态诊断系统的智能网关,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状态诊断系统的智能网关,包括感知通信模块、数据传输器、网络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模块;感知通信模块通过数据传输器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网络通信模块和存储器模块均与处理器电连接;感知通信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处理器均通过电源模块供电;感知通信模块用于同时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处理器用于同时对多个终端设备节点的接收及数据处理;网络通信模块用于提供网络传输;存储器模块用于在网络传输通信异常中断进行短时信息存储,同时在下一次连接到网络时优先将这些信息上传到电力电缆状态诊断平台。
进一步的,感知通信模块包括若干无线通信模块和若干有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蓝牙通信模块和Zigbee通信模块,若干蓝牙通信模块形成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若干 Zigbee通信模块形成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有线通信模块包括串口接口、USB通讯接口和I2C通讯接口;若干串口接口形成第一有线通信接口,若干USB通讯接口形成第二有线通信接口,若干I2C通讯接口形成第三有线通信接口。
进一步的,蓝牙模块型号为TI CC2540器件,与处理器通过SPI进行电连接;Zigbee模块包括Zigbee接收器和串口组成,其中串口与处理器电连接;串口接口包括RS232接口、RS422接口和RS485接口;串口接口、USB接口、I2C接口都分别与处理器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的,网络通信模块包括以太网模块和4G网络通信模块;以太网模块和4G网络通信模块均连接到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谱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谱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3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