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慧小区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3102.3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7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泉;蒙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盎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75 | 分类号: | H04B10/2575;H04W4/3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南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小区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小区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小区内的一级微基站、安装于室内并用于监测室内环境的监测传感器、设置在入户门上的第一主控板、设置在楼栋弱电井通道内的第二主控板,其中,所述监测传感器无线连接所述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与第二主控板无线连接,所述第二主控板连接光纤,所述光纤与一级微基站进行光纤通信。本实用新型将小区每户智能监测到的环境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预测,解决了传统的各户分散监测的问题,便于小区的智能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小区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充分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信息技术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逐渐出现,并在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实施。智慧社区典型应用包括智慧家庭、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家庭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一个家庭信息化网络平台。
目前,小区内每个家庭的监测大多都是自己独立监测,没有一个完整的链接平台,能够将小区、楼栋、单元及家庭有效的连接起来,在发生突发状况时,小区物业无法有效对各户家庭环境进行报警和预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小区监控系统,以解决原有的家居监控分别独立、无法与小区形成有效衔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小区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小区内的一级微基站、安装于室内并用于监测室内环境的监测传感器、设置在入户门上的第一主控板、设置在弱电井通道内的第二主控板,其中,所述监测传感器无线连接所述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与第二主控板无线连接,所述第二主控板连接光纤,所述光纤与一级微基站进行光纤通信。
进一步地,在每栋楼或邻近的多栋楼设置有二级微基站,所述二级微基站一级微基站进行光纤通信。
进一步地,在每栋楼的每一个单元或邻近的多个单元设置有三级微基站,所述三级微基站与所述二级微基站进行光纤通信,其中,所述一级微基站、二级微基站、三级微基站分别设置有各自的独立ID。
进一步地,所述入户门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主控板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主控板上还设置有微波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均包括无线收发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控板与入户门公用同一直流电源,或者由外接的家用220V交流电通过A/D转换器和DC/DC转换器转换为所述第一主控板所需的直流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慧小区监控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小区每户智能监测到的环境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预测,解决了传统的各户分散监测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多级级联的微基站,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快速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供预警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慧小区监控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慧小区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盎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盎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3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