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箔机的防结晶排空管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3887.4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1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高;胡增开;江先宗;陈亮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清景铜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箔机 结晶 排空 管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生箔机的防结晶排空管道装置,其包括从高到低依次设置的:高位槽,用于盛放电解液,阳极槽,用于电解液反应生箔,过滤器,用于连通高位槽和阳极槽对从高位槽流入阳极槽的电解液进行过滤;低位槽,第一连接管道,用于连接高位槽与过滤器,第二连接管道,用于连接过滤器与阳极槽,排液管道,用于在停止使用时将装置内残留的电解液排出,排液三通,用于连接排液管道与第二连接管道,回流管道,用于回收从阳极槽流出的电解液。明显减少管道、管件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跑冒滴漏及因产生结晶时冲洗掉的电解液损失。与传统排零操作相比简化了操作工艺,减少错误操作的机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箔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生箔机的防结晶排空管道装置。
背景技术
生箔机系统在停止使用后为了防止管道结晶影响后期生箔质量会在停止使用后将残留在系统及管件内的电解液排出,现有技术为保证停止使用管道输送电解液时,方便管道内电解液排出,采用分段接排零管道排出法,增加了管件使用量及操作难度。排零管道普遍使用直径较小的管道(DN15-40),其中小直径管道本身比较容易堵塞,在电解液温度下降后尤其明显。进液管道和排渣管道共用一根管道的长度较大,渣残留也较多,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其中一段排零和过滤器排零共用,而过滤器一般采用通用耐腐蚀过滤器,底部排零口较小(DN15),非常容易结晶。过滤器内部电解液不易排出,同时需要更换滤芯时操作也很困难。不同管径排零管道最终接到同一根管道上,较高位置排零时容易使电解液进入到较低位置的其它排零管道内部,造成二次结晶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箔机的防结晶排空管道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生箔机的防结晶排空管道装置,其包括从高到低依次设置的:
高位槽,用于盛放电解液,其一侧设有出口,且出口处设置有出口阀门;
阳极槽,用于电解液反应生箔,其进液口设置于下端中部,出液口设置于上端两侧;
过滤器,用于连通高位槽和阳极槽对从高位槽流入阳极槽的电解液进行过滤;
低位槽,设置于最低处,用于回收电解液;
第一连接管道,用于连接高位槽与过滤器,其一端与高位槽出口处的出口阀门连接,其另一端与过滤器进口处连接;
第二连接管道,用于连接过滤器与阳极槽,其一端与过滤器出口处连接,其另一端与阳极槽进液口连接;
排液管道,用于在停止使用时将装置内残留的电解液排出,其一端通过排液三通与第二连接管道中段连接,其另一端与低位槽连接;
排液三通,用于连接排液管道与第二连接管道,其排液端设有排液阀门,其通水横管内设有挡流件;
回流管道,用于回收从阳极槽流出的电解液,其一端与阳极槽两侧出液口连接,其另一端与低位槽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的进口处高于过滤器的出口处。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中段设有管道阀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挡流件固定于排液三通通水横管内侧上壁中央,挡流件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明显减少管道、管件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跑冒滴漏及因产生结晶时冲洗掉的电解液损失。与传统排零操作相比简化了操作工艺,减少错误操作的机率,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清景铜箔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清景铜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3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吹塑机用换模车
- 下一篇:一种甘薯种植用薯苗移栽投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