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化内镜用的软组织夹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4481.8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2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潘涛;温旭东;冉红梅;王红梅;王晓翔;熊星;付国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涛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卞静静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 内镜用 软组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用的软组织夹,包括:夹体组件、固定组件、调节组件以及牵拉组件,其中调节组件包括:滑道座、滑动板、调节座、菱形调节杆,其设置在调节座上设置的镂空槽体内,所述菱形调节杆为可伸缩杆,且其邻边铰接,且有一对对角的铰接柱设置在镂空槽体内,其中上部顶角的铰接柱在可滑动地设在所述镂空槽体内,且所述上部顶角的铰接柱底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可滑动地设置在蛇形凹槽内,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状态位于蛇形凹槽的顶部,且所述上部顶角的铰接柱的滑动距离不长于蛇形凹槽的长度;所述上部顶角的铰接柱下部顶角的铰接柱固定在所述镂空槽体底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适用于较大创面的治疗夹闭和缝合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镜用的软组织夹。
背景技术
随着内镜治疗方法的大范围应用,内镜设备和内镜附件的发展也很迅速。消化内镜用的软组织夹的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设计较为精巧,通过机械力量在治疗过程中将创面夹闭或用于后续缝合。但现有消化内镜用的软组织夹只适用于在较小创面的缝合或夹闭中使用,一旦创面较大,即无法完全夹闭创面,带来出血、愈合延迟、瘢痕等术后并发症。目前,临床工作中只能通过反复插入内镜带入皮筋、磁铁、吊线等方法将创面拉近,但存在技术难度大,费时等问题。如果能通过使用软组织夹直接一次性解决目前的治疗瓶颈,将可直接使患者受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消化内镜用的软组织夹,其能够适用于较大创面的夹闭和缝合工作。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消化内镜用的软组织夹,包括:
夹体组件,其包括夹合部以及夹合部底座,所述夹合部底部设置在所述夹合部底座内;
固定组件,其包括U型铰接的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之间的铰接柱处设有复原弹簧;所述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之间夹持所述夹合部底座,且所述固定组件铰接柱与所述夹合部底座通过伸缩杆连接;
调节组件,其包括:
滑道座,其上设有滑道且两侧设有挡板;
滑动板,其设置在所述滑道座的滑道内;且所述滑动板底部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板上设有蛇形凹槽,所述蛇形凹槽的侧壁为弹性壁;所述滑动板底部设有与传导丝连接的接口;
调节座,其与所述滑道座两侧挡板固定,且其下表面与所述滑动板不接触,所述调节座上设有镂空槽体;所述槽体中部设有卡口;
菱形调节杆,其设置在所述槽体内,所述菱形调节杆四条边均为可伸缩杆,且其相邻边铰接,并有一对对角的铰接柱设置在槽体内,其中上部顶角的铰接柱在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槽体,且所述上部顶角的铰接柱底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蛇形凹槽内,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状态位于所述蛇形凹槽的顶部,且所述上部顶角的铰接柱的滑动距离不长于所述蛇形凹槽的长度;所述下部顶角的铰接柱固定在槽体底部;
牵拉组件,其包括一对牵拉子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菱形调节杆的另一对对角的铰接柱上;包括牵引杆和挂钩,所述牵引杆一端套设在所述菱形调节杆的铰接柱上,其另一端连接挂钩;所述挂钩为U型钩。
优选的是,所述牵引杆与所述挂钩之间还设有医用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菱形调节杆设有牵拉组件的一对对角间的最短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之间的最大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传动丝设置在传导丝外管内。
优选的是,所述传导丝外管后端与手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涛,未经潘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4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