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药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5850.5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8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范后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后宝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温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药透装置,包括圆柱壳体、吸水棉、加热装置;圆柱壳体一端的内边缘设有挡环、外边缘设有连接环;加热装置包括旋转盖、设于旋转盖一端的调节管、设于调节管内部的加热灯、设于旋转盖另一端的轻触开关、电流调节旋钮、电池孔、设于电池孔内的电池、以及与电池孔配合的电池盖板,加热灯经轻触开关、电流调节旋钮与电池连接,调节管与圆柱壳体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药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的挥发、吹干,通过红外加热灯既可以使药液进行加温,使药液分子保持活跃状态,增加药透效率、又可以对药透部位进行红外理疗,红外加热灯的电流大小可调、红外加热灯距离皮肤的距离可调,能够适用不同人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药剂浸透到皮肤的药剂浸透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药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经皮给药逐渐流行。这种给药技术以贴敷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后作用于局部组织或经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经皮给药安全无痛、使用方便,既克服了传统口服给药方式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作用,又避免了注射给药所带来的感染和疼痛感。然而在经皮给药时,药物分子受到皮肤,特别是有较厚角质层的皮肤的阻碍作用,其药物输送效率较低,尤其是输送某些大分子药物时,往往难以渗透进入皮肤组织。现有帮助药液经皮渗透的装置一般仅具有保持药液始终与皮肤接触的功能,药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挥发、吹干,有些药物颗粒大、不活跃,渗透效果不理想,造成药透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药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药透装置:包括圆柱壳体、设于圆柱壳体一端内部的吸水棉、设于圆柱壳体另一端的加热装置;所述圆柱壳体的设有吸水棉端的内边缘设有挡环、外边缘设有连接环,所述吸水棉呈圆柱形,所述吸水棉的直径等于圆柱壳体的内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旋转盖、设于旋转盖一端的调节管、设于调节管内部的加热灯、设于旋转盖另一端的轻触开关、电流调节旋钮、电池孔、设于电池孔内的电池、以及与电池孔配合的电池盖板,所述加热灯经轻触开关、电流调节旋钮与电池连接,所述调节管与圆柱壳体螺纹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药透装置包括固定胶贴,所述固定胶贴为单面胶贴,所述固定胶贴在未使用时,胶面侧贴有保护纸,所述固定胶贴中部设有与圆柱壳体外径配合的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旋转盖的外径与圆柱壳体外径相同。
作为改进,所述调节管与圆柱壳体矩形螺纹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加热灯采用红外加热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药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的挥发、吹干,通过红外加热灯既可以使药液进行加温,使药液分子保持活跃状态,增加药透效率、又可以对药透部位进行红外理疗,红外加热灯的电流大小可调、红外加热灯距离皮肤的距离可调,能够适用不同人群,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药透装置的立体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药透装置的立体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药透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药透装置的圆柱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药透装置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圆柱壳体,2、吸水棉,3、旋转盖,4、调节管,5、轻触开关,6、电流调节旋钮,7、电池孔,8、电池,9、电池盖板,10、加热灯,11、固定胶贴,12、通孔,13、挡环,14、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后宝,未经范后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5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饮水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口罩机的布料分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