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感应加热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6086.3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4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宏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C21D1/667;B01D29/56;B01D29/03;B01D35/02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石来杰 |
地址: | 215616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感应 加热 淬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感应加热淬火装置,包括感应加热机构、伸缩夹持机构,感应加热机构包括高频电源及加热线圈,伸缩夹持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及治具,还包括淬火机构、抽气机构,淬火机构位于伸缩夹持机构及感应加热机构中间,淬火机构包括壳体,其腔内两侧壁上相对设喷淋头,其下方设滤池,滤池底部安装水泵,水泵出水口通过第一螺旋管与喷淋头连接,伸缩夹持机构移位工件自壳体腔内穿过直至加热线圈下方,抽气机构,包括风机、干燥箱,通过淬火机构,及时将加热后的工件进行淬火冷却,一体化结构,处理及时,并安装抽气机构,及时将冷却产生的水雾吸收、干燥后排出,不影响车间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感应加热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应用普遍,其原理为在待加热的零件外设感应加热线圈,通电产生电磁感应热来加热零件,对于某些工件而言,需要及时进行淬火冷却,以提高表面质量,市面上进行此类工艺操作时,加热跟冷却工序为分体结构,冷却不及时,影响质量,并且蒸发的水汽弥漫车间,易造成设备生锈损坏等问题,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感应加热淬火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感应加热淬火装置,包括感应加热机构、伸缩夹持机构,感应加热机构包括高频电源及加热线圈,伸缩夹持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及治具,还包括淬火机构、抽气机构,淬火机构位于伸缩夹持机构及感应加热机构中间,淬火机构包括壳体,其腔内两侧壁上相对设喷淋头,其下方设滤池,滤池底部安装水泵,水泵出水口通过第一螺旋管与喷淋头连接,伸缩夹持机构移位工件自壳体腔内穿过直至加热线圈下方;
抽气机构,包括风机、干燥箱,风机及干燥箱位于壳体顶部,风机的进气口连通壳腔内,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干燥箱连通。
通过淬火机构,及时将加热后的工件进行淬火冷却,一体化结构,处理及时,并安装抽气机构,及时将冷却产生的水雾吸收、干燥后排出,不影响车间环境。
进一步,针对在循环使用滤池中水时,水温不能及时冷却的问题,经过研发提出如下方案,抽气机构还包括冷却筒,干燥箱出气口与冷却筒进口之间设第二螺旋管,冷却筒内设第一螺旋管。
进一步,冷却筒下方设进气口。
进一步,壳体外两侧壁上安装冷却筒。
增设冷却筒,干燥箱出气口与冷却筒之间以第二螺旋管连接,对抽气机构吸收的气体充分散热,并在冷却筒内安装第一螺旋管,水泵抽出的水液在第一螺旋管内上升过程中被冷却,水温降低,淬火效果更好。
进一步,滤池顶部开口,滤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第一滤网、第二滤网,过滤残渣。
进一步,滤池上设补水管及排水管,及时补充水液,以及排除废水。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淬火机构结构图;
图中:1、伸缩夹持机构;2、抽气机构;3、淬火机构;4、感应加热机构;5、工件;6、底座;11、伸缩机构;12、治具;21、风机;22、干燥箱;23、第二螺旋管;24、冷却筒;31、壳体;32、第一螺旋管;33、水泵;34、补水管;35、排水管;36、滤池;37、第一滤网;38、第二滤网;41、高频电源;42、加热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宏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宏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6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