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6188.5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1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基维;张能;林豈庆;王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瑞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342 | 分类号: | H01M50/342;H01M50/258;H01M50/271;H01M50/244;H01M50/231;H01M50/242;H01M50/593;H01M10/48;A62C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石茵汀 |
地址: | 澳大利亚新南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爆电池,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设置在第一箱体之中的第一电池模组,其中,第一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设置在第二箱体之中的第二电池模组,其中,第二电池模组包括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设置在第一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的第一泄压装置,用于将第一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第三箱体;设置在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的第二泄压装置,用于将第二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第三箱体;设置在第三箱体之中的第三泄压装置,用于将第三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外界,以实现对电池模组的防爆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爆炸性混合物环境中使用的各类电子和电气设备对蓄电池容量的要求越来越大,对体积的要求越来越小,现在的工业生产趋于选择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离子电池。但是,电池能量密度越高,影响其使用安全的因素也越多,因此,对爆炸性混合物环境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防爆保护要求也更严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爆电池,以实现对电池模组的防爆保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爆电池,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第一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第二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包括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箱体之中的电源控制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三箱体之间的第一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所述第三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和所述第三箱体之间的第二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所述第三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箱体之中的第三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三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电池,能够通过分别在第一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以及第三箱体上设置泄压装置,形成二级泄放,以在电池发生热失控等故障导致泄压阀打开时通过逐级泄放有效降低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气体排出产生的压力,防止破坏上一层级的壳体,更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爆炸性极端危害,另外,防爆电池中的电池分成两个模组放置在不同的箱体内,可以大大提高防爆电池的安全系数。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防爆电池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中所有的泄压阀;所述第四区域包括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中所有的泄压阀。
具体地,覆盖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浇封层,所述第一浇封层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对应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泄压阀,以使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泄压阀可以经所述第一开口排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浇封层,其中,所述第二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泄压阀打开时的冲击强度,以使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泄压阀打开时冲破所述第二浇封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三区域的第三浇封层,所述第三浇封层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对应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泄压阀,以使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泄压阀可以经所述第二开口排气;至少覆盖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所述第四区域的第四浇封层,其中,所述第四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小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泄压阀打开时的冲击强度,以使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泄压阀打开时冲破所述第四浇封层。
具体地,所述第二浇封层还覆盖所述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二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小于所述第一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所述第四浇封层还覆盖所述第三区域,且所述第四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小于所述第三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瑞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瑞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6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