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办公室落地窗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7744.0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5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强;吴汉流;徐建平;陈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腾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14 | 分类号: | E06B7/14;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办公室 落地窗 排水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室内办公室落地窗排水结构,其包括地板,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地板内的固定板,所述地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板的承载面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承载面固定有落地窗本体,所述垫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地板的外侧还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内开设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位于安装槽远离地板的一侧,所述通水槽内设置有排水件。本申请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在落地窗本体底部的堆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落地窗本体外侧的排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门窗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办公室落地窗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落地窗,顾名思义,窗户是指不论是平房、瓦房还是楼房都是在地板面上先垒一定高度的墙,然后安装的窗户,落地窗就是尽量增加窗户的高度,使窗户直接固定在地板面上,这种窗户就叫落地窗。
现代的楼房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更佳的采光效果,在装饰时往往会使用落地窗取代传统的实体结构墙。现有落地窗一般将玻璃底部采用构件安装在地板面上,当外部下雨时,尤其是在暴雨多发季节,水容易渗透通过连接构件渗入到室内,对室内清洁带来不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落地窗外侧的排水效果不佳,雨水容易堆积在落地窗的外侧,通过落地窗与连接构件之间的缝隙渗透到室内,造成室内清洁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助于改善落地窗排水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办公室落地窗排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室内办公室落地窗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办公室落地窗排水结构,包括地板,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地板内的固定板,所述地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板的承载面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承载面固定有落地窗本体,所述垫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地板的外侧还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内开设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位于安装槽远离地板的一侧,所述通水槽内设置有排水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地板开设安装槽,混凝土层开设通水槽,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槽内,垫板通过锁紧装置与固定板连接,从而将落地窗本体固定在固定板上,实现落地窗本体的紧固锁紧。在下雨时,由于固定板与垫板的密封锁紧,雨水只能流入通水槽的排水件中排走,减少雨水在落地窗本体处的积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落地窗本体的排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安装在垫板侧壁的框型板,所述框型板的截面呈匚型,开口朝向固定板,所述框型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锁紧件,所述固定板靠近框型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型板、垫板以及固定板的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空腔,隔绝雨水从垫板与固定板之间的缝隙处渗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垫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密封性,减少了雨水的渗透。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所述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呈半箭头状且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之间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第一尖端以及第二尖端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插接进安装孔内并与安装孔卡接,所述锁紧件沿框型板的水平方向等间距设置为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插接进安装孔时,两者首先向内侧收缩,当移动到安装孔底部时,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侧扩张,从而卡进安装孔内,实现锁紧件的锁紧。该锁紧件安装方便,锁紧效果较佳,有利于垫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快速固定,同时,锁紧件设置为多个可以有效增加其锁紧的效果,进一步增加落地窗本体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框型板靠近固定板一端的两侧设置有两插接板,所述固定板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两插接孔,所述插接板与插接孔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腾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腾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7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