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隙平面包络环面蜗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8214.8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7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彭晓南;朱晨阳;麻凯凯;袁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密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24 | 分类号: | F16H55/24;F16H55/14;F16H55/08;B23F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贾培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包络 蜗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隙平面包络环面蜗轮结构包括齿形参数相同的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二蜗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轮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蜗轮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性件,所述第二蜗轮上设有多个腰型孔,所述第一蜗轮上设有与所述腰型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压缩弹性件挤压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二蜗轮错位;使第一蜗轮的轮齿与蜗杆的同一侧的螺纹面贴合,第二蜗轮的轮齿与蜗杆的另一侧的螺纹面贴合;锁紧螺钉穿过对应的所述腰型孔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隙平面包络环面蜗轮结构。
背景技术
平面包络环面蜗轮蜗杆是机械传动件中的重要一种机械传动件,其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机构紧密。平面包络环面蜗轮蜗杆在实际的传动过程中,需要正转和反转的,现有的,由于蜗轮蜗轮蜗杆啮合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在蜗杆由正转转为反转,或者由反转转为正转时,蜗杆需要旋转一定的角度后,方可使得蜗杆的螺纹面与蜗轮的齿面贴合,实现传动,因此,在控制系统给出了蜗杆旋转的参数,达到驱动蜗轮旋转的角度会与实际旋转的角度存在误差,故导致传动存在误差,其应用在精密机床或设备中,会造成机床或设备的精度降低,无法保证设计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隙平面包络环面蜗轮结构,旨在解决目前平面包络环面蜗轮啮合存在间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隙平面包络环面蜗轮结构,包括齿形参数相同的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二蜗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轮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蜗轮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性件,所述第二蜗轮上设有多个腰型孔,所述第一蜗轮上设有与所述腰型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压缩弹性件挤压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二蜗轮错位;使第一蜗轮的轮齿与蜗杆的同一侧的螺纹面贴合,第二蜗轮的轮齿与蜗杆的另一侧的螺纹面贴合;锁紧螺钉穿过对应的所述腰型孔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蜗轮上的一侧设有定位凸环,所述第二蜗轮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凸环间隙配合;多个所述压缩弹性件沿着定位凸环均匀分布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蜗轮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蜗轮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凹槽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压缩弹性件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
进一步,所述压缩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所述第一蜗轮的内侧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第二蜗轮的内侧设有多个伸入对应所述弧形凹槽内的限位销,所述压缩弹性件设于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压缩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凹槽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销抵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蜗轮和所述第二蜗轮位于同一公法线跨度两端的两齿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第二蜗轮的外侧还设有与对应所述腰型孔形成沉头腰型孔的第二腰型孔。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隙平面包络环面蜗轮的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压缩弹性件挤压第一蜗轮与第二蜗轮错位;使第一蜗轮的轮齿与蜗杆的同一侧的螺纹面贴合,第二蜗轮的轮齿与蜗杆的另一侧的螺纹面贴合;锁紧螺钉穿过对应的所述腰型孔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连接;因此消除了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间隙,保证传动的精度。
在蜗轮带动蜗轮时,由于正反转啮合区分别在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齿面上。这样,正反转保证了消隙后既不干涉有不会减少啮合区,保证了传动的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密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纳密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8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化光纤连接器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水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