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的标定及检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9321.2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5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袁堃;邓刚;杨建旭;刘玮;李强;李宇;袁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输电 线路 微风 振动 在线 监测 标定 检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的标定及检验装置,包括:基准平台、振动仪安装座、电机安装座、凸轮、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微风振动监测仪器实际振幅与传感器信号输出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标定;同时,能对微风振动监测仪器成品质量的检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领域,具体的说是用于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仪器的标定及检验检测。
背景技术
在自然环境下,架设的输电线路会在微风的作用下产生卡尔曼涡街,当旋涡脱落频率等于输电线路某一振型的自振频率时,诱导线路在垂直平面内发生激烈的振动。该振动一般具有振幅在0-10mm,频率在3-120HZ之间的特点;尤其对远距离大跨越的输电线路架设,具有间距大、悬挂高、张力紧、导线截面积大、区间水域(地域)开阔等因素,风给输电线路的振动能量大大增加,导致振动强度也大大增加。特别是在夹具夹持点的周边,属于动弯应变的薄弱点,易导致线路的磨损、断股甚至断裂开。
目前,国内市场上微风振动监测仪器在产品后期的参数标定和检验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从产品本身的设计方案上解决外,还需模拟现场环境的条件进行测试校准。
专利《CN106052851A高压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传感器的准确度试验装置》提供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传感器的准确度试验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低温箱;底座,设置于低温箱内;第一固定端,固定于底座上;椭圆柱形振子,固定于第一固定端上,用于旋转以带动微风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梁上下振动;电机,固定于底座上,用于带动椭圆柱形振子旋转;PWM控制器,与电机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积分器,与低温箱连接,用于获取椭圆柱形振子的形变量;除法器,与微风振动传感器和积分器连接,用于获取微风振动传感器的低温准确度。该专利的不足之处是:
①该技术方案中的椭圆柱形振子转动时,振子表面与小轮之间的运动形式为两轴交错传动,产生较大的切向滑动摩擦力。而导线与小轮之间实际运动形式中,导线仅上下摆动,只产生滚动摩擦力,所以在模拟实际运动形式时存在较大差异;
②该方案在使用椭圆形振子进行试验时,每转动一圈可以完成两个周期的运行,在常规电机带动下,最大也就能达到100HZ左右的振动频率,而微风振动监测仪器所需的检测频率需要150HZ以上,所以该方案在普通电机直接带动下是无法有效完成实验的;若采用高速电机,则该方案的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的标定及检验装置,以期能解决微风振动监测仪器实际振幅与传感器信号输出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标定;同时,能对微风振动监测仪器成品质量的检验。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的标定及检验装置的特点是,设置一基准平台,在所述基准平台设置有电机安装座,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设置有伺服电机,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凸轮;
在所述基准平台还设置有振动仪安装座,在所述振动仪安装座上通过凸出圆柱体设置有微风振动监测仪器,所述凸出圆柱体的中心点所在的水平面与所述凸轮的中心点所在的水平面重合;在所述微风振动监测仪器下方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预压放置在所述凸轮上;
所述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用于发送驱动信号来控制所述伺服电机的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微风振动监测仪器的滚轮通过预压设置,确保了在验证微风振动监测仪器滚轮在跟随凸轮运动时,不会因其与凸轮之间有间隙,无法检测到凸轮运动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振动检测振幅范围和检测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93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