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注塑模铜套错装自动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9802.3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0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韩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舜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0 | 分类号: | B29C45/80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线 注塑 铜套 自动 探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注塑模铜套错装自动探测装置,所述注塑模包括前模框、后模框、前模仁、后模仁;所述前模仁嵌入前模框内,所述后模仁嵌入后模框内;所述后模仁设有用于安装铜套的后模仁铜套内定位针、后模仁铜套外定位镶件,所述后模仁铜套内定位针位于所述后模仁铜套外定位镶件内;所述后模框在两侧设有红外探测结构,用于对射探测铜套错装,所述红外探测结构连接注塑机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注塑机开关模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加工成本低廉,实现了产品在注塑前就能检测出是否存在铜套错装的不良情况,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各项成本,减少了人力及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自动检测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注塑模铜套错装自动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关于模具内自动检测镶件错装的方式主要是采用CCD照相的方式进行检测或单纯的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安装,确认模具内镶件是否安装正常,虽然此种方式可以完成产品基本的检测需求,但存在以下问题:
(1)CCD照相设备费用昂贵,成本上增加太大;
(2)CCD照相设备无法检测到镶件是否错装,主要是铜套的特征限制,防错的卡位在底部,CCD无法探测到;
(3)CCD照相设备后期的保养存在诸多问题,摄像头长时间在高温的辐射下易损,需经常性维护,保养费用比较高;
(4)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安装,失效的情况比较严重,无法达到100%的质量要求,为此遭到客户的质量投诉。
为了解决上述的检测缺陷及成本的控制并减少各项成本的支出,并且保持稳定的产品的品质,亟需一种注塑模内自动探测铜套错装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注塑模铜套错装自动探测装置,通过现有的模具进行改造,结构合理、加工成本低廉,实现了产品在注塑前就能检测出是否存在铜套错装的不良情况,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各项成本,减少了人力及物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注塑模铜套错装自动探测装置,所述注塑模包括前模框、后模框、前模仁、后模仁;所述前模仁嵌入前模框内,所述后模仁嵌入后模框内;所述后模仁设有用于安装铜套的后模仁铜套内定位针、后模仁铜套外定位镶件,所述后模仁铜套内定位针位于所述后模仁铜套外定位镶件内;所述后模框在两侧设有红外探测结构,用于对射探测铜套错装,所述红外探测结构连接注塑机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注塑机开关模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模仁铜套外定位镶件的侧壁设置有卡位,所述铜套对应卡位开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后模仁还设有顶针,用于注塑完成后通过注塑机回顶顶针对产品进行脱模。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框两侧设置避位槽,用于避让所述后模框的红外探测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探测结构包括红外线探测固定块、红外线探测器;所述红外线探测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后模框两侧的定位槽上,所述红外线探测器与所述红外线探测固定块连接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模具进行改造,构成一种结构合理、加工成本低廉的自动检测防错装置,实现了产品在注塑前就能检测出是否存在铜套错装的不良情况,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各项成本,减少了人力及物力,保证了注塑产品的稳定性及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的产能,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舜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舜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9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氮机组的膜管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多站/场调车的无线通信系统